重庆市奉节县创新“四员四进”治理模式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治理指导员进村入户化解民怨民难、社区网格员收集群众诉求、政法特派员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文明积分员统计积分激发群众参与度……2022年以来,重庆市奉节县委政法委在长安土家族乡开展基层治理试点工作,创新推行“四员四进”基层治理模式,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华丽转身。
治理指导员进村,让民心聚起来
五坝村长达9年的安置房漏水问题、九里社区长达10年的脆李改良问题、川前村矛盾十分突出的奉建高速拆迁问题、197户群众房产证办证问题……这些都曾经是长安土家族乡面临的最棘手的民生难题。
为此,长安土家族乡聘请了户籍在长安或曾在长安工作过的10名领导干部作为基层治理“指导员”,对口联系各村(社区)党支部,指导支部建设,参与支部活动,包村联社、进村入户,面对面解民怨、解民难。针对群众反映的180个实际困难和问题,逐一分析研判,找准症结、落实举措、压实责任、多方协调,确保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基层治理指导员以群众会、院坝会等方式,收集群众诉求,宣讲惠民政策,畅谈山乡变化、发展规划,截至目前,共召开院坝会38场次,走访群众5635人次,引导群众感党恩、跟党走。此外,基层治理指导员还以组织生活会、专题座谈会等方式,与党员和干部谈心谈话,引导党员锤炼党性、提振精神,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87名乡镇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逐一谈话,倾听干部心声,凝聚干部力量,激励干部担当,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社区网格员进群,让工作实起来
基层社会治理,不仅要化解矛盾纠纷,更要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排查风险隐患。为此,长安土家族乡明确了91名兼职网格员,分级建群、户户进群,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网格员进千万家”活动。
网格员积极引导村民把意见建议和困难诉求发在群内,网格员在线统计,分级分类建立台账。对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和困难问题,网格员按照“共性问题网上答复,个性问题线下解决”的原则进行区分,落实责任清单,限时解决销号。2022年3月至今,网格员累计收集困难问题180个,已化解174个,化解率达96.7%,有效管控舆情风险7件次。
政法特派员进驻,让治安好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奉节县还组织辖区派出所、司法局、法庭、检务联络室分别落实政法特派员进驻,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净化治安环境。在此期间,长安土家族乡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建好“法治大院”,评选法律明白人,并且将法治宣传“大篷车”开进集市,集中宣传政策法规、防骗常识和信访条例,提供法律咨询,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引导群众依法办事。
该乡设立“见警日”,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固定每周二、周五到场镇集中接访,现场办理民生业务,组织调解矛盾纠纷。此外,政法特派员还带领志愿者开展治安巡逻,严打盗窃、诈骗、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行为。
文明积分员进户,让群众动起来
不仅发挥网格员、政法部门工作人员的作用,长安土家族乡还充分调动群众的自治意识,不断提升基层群众自治能力。
该乡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激励群众主动参与,树立荣辱竞争意识。该活动明确了遵守社会公德、参与公共事务等20条加分项目以及违法乱纪、大操大办等20条扣分项目,赋予每个村民100分基础分,实行“不做不积分、做了得积分,多做多积分、做错扣积分”制度,由积分员对照评分标准造册统计。根据得分情况,每月一次积分公示,得分超过150分的,进入红榜表彰;积分低于60分的,进入黑榜警示。积分超出100分的部分,按照兑换标准可以兑换毛巾、洗衣液等生活必需品。同时,还将群众积分作为评选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的重要依据。
“通过积分激励,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好人好事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和谐友善、安居乐业的幸福画面。”奉节县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