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法学会积极探索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学会服务实践品牌


  “南平与福州、厦门等大城市相比,法学法律专家资源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因地制宜地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并逐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努力将其打造成具有南平特色的法学会服务实践品牌。”日前,记者在福建省南平市法学会采访时,该法学会负责人介绍。

  2022年以来,南平市法学会在落实落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上,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地方立法工作,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司法、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切实开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治服务,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专家会诊、首席把脉、公众参与“六位一体”工作模式,为法治南平、平安南平建设贡献专家力量。


  “有制度、有专人、有场地”

  “在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初期,我们尝试在基础比较好的地方先行先试。”南平市法学会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1年,南平市法学会根据本地实际,先在邵武市、武夷山市、政和县三地法学会探索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2021年11月25日,武夷山市召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座谈会,就建立推进试点工作进行讨论。来自该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的法律专家和律师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更好地服务地方法治实践、服务社会治理创新、服务矛盾纠纷调处等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随后,武夷山市制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流程、工作机制,细化了专家库分组名单。而邵武市在成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的基础上,精准摸底、分类建库,分别设立了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行业专家库。政和县则建立信息定期更新和资源共享机制,确保专家信息采集及时准确,统筹分配方便快捷,确保专家库建设既符合当地法治实践特点,又适应人民群众需要。

  “这些试点市县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我们在全市推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南平市法学会负责人说,“根据南平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市、县(市、区)两级政法单位的法学理论研究者和实务专家、党政机关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纳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遴选范畴。”

  南平市法学会负责人介绍,根据全市各政法单位、法学会及其直属研究会推选的专家候选人名单,分类建好或补充完善了涵盖公检法司及律协等单位的行业专家库,目前行业入库专家成员306人,其中首席法律咨询专家201人。与此同时,南平市法学会设立南平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对来自党委政法委、公安、法院、检察院、律协、法学会直属研究会6个单位的专家进行遴选,确定了6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并颁发了聘书,并任命南平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刘德水为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召集人。目前,南平各县(市、区)法学会已完成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的组建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选聘工作,实现了市、县(市、区)两级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全覆盖。

  南平市法学会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打造了标准化办公场所,在市综治中心专门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全市县(市、区)法学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托综治中心、法学会会员之家、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平台,建立了9个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形成了“有制度、有专人、有场地”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民服务新格局。


  做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参与重大积案化解

  “南平市法学会是全省地方法学会中唯一一家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立法基层联系点’的单位。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激励我们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要更努力地参与到地方立法和法治实践中去,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南平市法学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2022年6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南平市法学会“立法基层联系点”并正式挂牌。当天,在简短的授牌仪式后,南平市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行业专家学者及实务工作者,与市发展改革委、司法局等部门代表共同参加《福建省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和使用保护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刘德水作为市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这次座谈会上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建议。

  这并不是南平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第一次参加地方立法工作。据介绍,该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主动参与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论证中,曾参与制定了《南平市河岸生态地保护规定》《南平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条例》等重要地方性法规条例。截至目前,邵武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加了《法治邵武建设规划(2021-2025年)》《邵武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邵武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见专题座谈会,被采纳修改意见2条。政和县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和政府办公会机制,审核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政府专题会议题共计78个,提出合法性审核意见23条,审核县政府重大合同6份,提出21条合法性审核意见。光泽县确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事前参与制度,对县委、县政府部署的重大行政决策、重要合同、重大行政案件等涉法事务的前期准备工作,安排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事前调研论证,采取提前介入、跟踪协调等方式全程参与,为重大决策等涉法事务提出专业性的法律意见。

  在做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的同时,南平市、县(市、区)两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也积极参与地方重大信访积案的化解工作。2022年以来,南平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向市委办、市府办、发展改革委、司法局、信访局发送《关于征求需委托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出具法律意见书有关事项的函》,根据委托事项召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会商会,综合专家意见,出具法律意见书。邵武市结合信访大攻坚行动,加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与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推行积案化解“五个一”工作机制,定期研判分析、实行归口办理。


  当好防范风险的法律顾问,搭好纠纷调处平台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还应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南平市法学会负责人坦言。

  记者了解到,南平市、县(市、区)两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参与重大风险防控过程中,力争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尽早发现各种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将风险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如,为进一步提升防风险能力,南平市法学会结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探索实践“一网格一法学会会员”机制,在建阳区先行先试,动员法学会会员加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队伍,下沉社区和网格一线,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服务、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和法治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在全面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一居一法律诊所”建设中,武夷山市依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在全市14个乡(镇)、街道、茶场,2个景区、度假区管委会以及全市115个行政村和12个社区均聘请一名法律顾问。在此基础上,给每个村居再派驻一名法律助理,打通了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了让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普惠广大群众,邵武市在“民生110”服务中心设立法律咨询服务专区,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浦城、松溪等地也积极探索“互联网+网格+法律顾问”模式,打造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2022年以来,南平市、县(市、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法律咨询服务专区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40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法律相关问题120余件,为村居组织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律意见260余份,为村(居)民对接解决司法救助案件12件。

  同时,南平市法学会发动全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常态化参与访调对接工作,与相关部门联合建立涉法涉诉化解、医患纠纷调处、民事仲裁等专家库,让法律咨询专家以第三方的身份客观公正地参与到化解各类纠纷矛盾中。2022年以来,南平全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各类矛盾纠纷和涉法涉诉疑难案件化解100余起。其中,武夷山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着力解决茶企茶农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涉茶领域矛盾纠纷及时排查化解,举办了“武夷山市涉茶领域矛盾纠纷化解论坛”,为涉茶领域纠纷化解建言献策。邵武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南平闽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福建贝莱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有效化解了合同纠纷,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52.5万元。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推行,既为法学法律工作者搭建了参与重大公共决策、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调处和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的法治实践平台,也成为法学会服务法治南平、平安南平建设的重要抓手。”南平市法学会负责人说,“这项制度在南平仍处于探索阶段,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还有待加强,各县(市、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缺乏系统性、专业性、主动性和连贯性。所以,下一步我们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打造成具有南平特色的法学会服务实践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