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网络刑法原理》主编江溯

努力为网络刑法研究与司法实践融合贡献力量


  2022年5月,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江溯主编,李佳、王华伟副主编的《网络刑法原理》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业内人士认为,该书全面阐述了网络刑法的基本原理,为法科专业学生、司法实务人员以及相关研究者描绘了网络刑法的整体性知识图景,填补了网络刑法研究的学术空白,对推动我国网络刑法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也为我国网络刑法研究与司法实践的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治理网络犯罪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于每一个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公民而言,网络刑法是一门必修课。”近日,江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内首本全面介绍我国网络刑法立法、司法与理论的基本原理书籍,他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了解我国网络刑法的全貌,把握其基本架构。同时,也欢迎读者能够在思考之余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再版。


  建构中国网络刑法学体系

  面对近年来网络犯罪多发态势,江溯召集国内网络刑法研究领域的多位知名学者,其中有不少是活跃在该研究领域的80、90后青年刑法学者,组建了针对“网络犯罪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团队,耗时4年,打造出了《网络刑法原理》这部系统性阐述网络刑法学原理的学术专论。

  “对于这样一部集体作品来说,除了需要统一各位作者的风格之外,还要随时关注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和案例的变动,因此历时四年的时间不算太长,能够顺利完成得益于这个优秀的网络刑法研究团队的精诚团结。”江溯给予团队很高的评价,“本书的写作团队不仅有学术界作者,也有实务界作者,可以说是我国网络刑法学者和法律工作者的一次集体亮相,而建立中国的网络刑法学体系,也是本书所有作者一致的想法。”

  江溯介绍说,目前国内刑法学有很多细分的领域,如经济刑法学、金融刑法学、环境刑法学、医疗刑法学等,尚未建立网络刑法学,因此,非常有必要单独创立一个网络刑法学,构建出中国的网络刑法学体系。

  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各种各样的便利,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的犯罪工具和手段。通过研究,江溯发现,近年来网络犯罪具有智能性、隐蔽性、匿名性和跨国性等不同于传统犯罪的诸多特征,对传统刑法理论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江溯表示,对网络刑法的研究和网络犯罪的打击,关键之一是在于对互联网技术的把握,如果没有对技术的了解作为前提,很多网络犯罪的认定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网络犯罪如此猖獗,如果我们在理论上、立法上、实务上没有充分应对措施的话,只会更加助长犯罪分子的气焰。”江溯说,目前网络犯罪对法律实务、刑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一种深刻的挑战,作为刑法研究者,必须去观察在实务中有哪些非常棘手、亟须解决的问题,并且要想办法加以解决。

  江溯认为,目前法律实务中存在着大量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深入研究,并给予一定的解决方案,“这就促使我们萌生了要对网络刑法做一个体系性思考的想法”。他表示,从网络刑法的研究状况来看,目前刑法学界已经出现了一些体系性学术成果,其中不乏一些体系性非常强的专著,但对体系性的追求应是无止境的,仍然需要继续努力探索。

  网络犯罪的手段层出不穷,网络犯罪的形态日新月异。江溯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刑法的研究必须要与时俱进,始终关注网络犯罪的最新状况,并及时在理论上予以跟进。“这既是对于网络刑法原理本身的期待,也是对于我国网络刑法学界的期待。”


  三大特色凸显理论价值

  《网络刑法原理》一书立足于网络刑法的理论学说、法律规范和司法判例,充分借鉴了国内外以往研究的经验,搭建了实体刑法(总论)-实体刑法(分论)-程序法-管辖与国际合作的网络刑法体系。

  全书共四编。在“实体刑法(总论)”编,该书对罪刑法定原则、法益、故意、不作为、共犯等网络刑法总论的问题展开论述,展现了传统刑法总论经典议题在网络刑法领域的独特性;在“实体刑法(分论)”编,该书创造性地将网络犯罪区分为三类,并针对每种类型之下的重要罪名,结合司法实践展开深入研究;在“程序法”编,该书对网络犯罪的重要程序和电子证据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在“管辖与国际合作”编,该书对跨国网络犯罪的管辖权冲突以及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展开论述,强调正在联合国层面推动《联合国网络犯罪公约》的起草和制定,对于今后全球合作打击网络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溯表示,这本书具有“体系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国内法与国际法相结合”三大特色。

  其中,体系性体现在《网络刑法原理》一书不仅具有体系性的总论,还具有体系性的分论。实用性则体现在,各章的作者基本将“两高”发布的所有典型案例、指导性案例,以及有影响力的案例,全部纳入该书的分析框架之中,并且进行了简要概括和解释。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实务机关、辩护律师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理论,以便更好地处理网络犯罪案件。”江溯说。

  近年来,江溯特别重视判例刑法和案例刑法的研究,先后主编了《判例刑法教程》《德国判例刑法》《美国判例刑法》等书籍,都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他也发现,市面上还存在大量没有真实案例的教科书,他认为对于司法机关和辩护律师而言,这些书籍在实务参考价值上略有欠缺。因此,他希望《网络刑法原理》这本书通过案例、判例的方式来讲解刑法理论,能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除此之外,江溯也一直在学习并且尝试着推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交流和对话。因而在编写这本书时,作为一个实体法学者,他没有只是考虑实体刑法部分的内容,而是认为刑事程序法必须要成为本书非常重要的一编。故书中对于网络犯罪刑事程序法中最主要的问题,如案件管辖、初查与跨地域取证、电子证据的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技术侦查等,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不过,江溯也直言,该书虽然涉及程序法部分,但是其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个导论性质,他建议如果司法实务人员、研究学者想要更为深刻地了解网络犯罪的刑事程序法相关的制度规定,可以参考《刑事证据法》《电子证据法》等专门著作。

  在与国际法相结合方面,该书将与网络犯罪打击有关的国际法纳入其中进行介绍。江溯表示,之所以有如此设计,是因为网络犯罪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跨国性,因此网络刑法的体系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刑法,还必须要把相关的国际法囊括在内,从而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