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怀柔区法院“庭系镇乡”赋能“京郊乡村游”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日前,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联合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汤河口镇召开“庭系镇乡”赋能“京郊乡村游”新闻通报会。
据介绍,2017年以来,怀柔法院共受理涉乡村旅游产业民事案件193件,涉移转建设类纠纷、内部运营类纠纷及外部服务类纠纷等类型案件。
移转建设类纠纷突出表现在农村承包地的移转及民宿、农家乐的建造装修方面。内部运行类纠纷主要集中于入股、合伙、借贷、劳争领域。外部服务类纠纷表现在场所、活动对游人人身安全的保障上。
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守住乡村振兴的重点,怀柔法院通过“庭系乡镇”联建共融,主动延伸司法职能,深入辖区各乡镇街道,在“保障+服务”“规范+引领”“治理+预防”上着力,及时发现、有效预防、妥善化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建设中的问题,依法参与乡村旅游产业治理,擦亮怀柔山村旅游品牌。
据悉,怀柔法院通过开展“一庭联一镇”“一村一法官”实践活动,打通服务对接渠道,事前“指南”。以联合党建为基础,发挥融合党建效能,全院9个立审执部门与全区16个镇街精准对接,55名员额法官与乡村、社区建立点对点联系,实现支部与辖区乡镇党组织“联建共融”,依法有效打破司法、行政壁垒,排查、掌握、提示乡村治理风险点。其中,汤河口人民法庭党支部与怀柔北部五个山区镇乡推出“极光”党建品牌,签署“庭系镇乡”联合党建备忘录,开展“法律与基层治理”经验交流会等4期活动,为五个镇乡定制《2021年度审判白皮书》,为辖区纠纷“画像”,提出治理建议。
此外,依托“一庭联一镇、一村一法官”活动搭建起的渠道,怀柔法院还联合乡镇党委,共同打造“12345+12368”双线互动新机制,由乡镇筛选12345工单治理需求,并通过12368向法院下单。法官获取信息后,通过“讲解式”巡回审判2.0机制,对接属地司法所做好场务保障工作,选取正在办理的典型案件,以“审理+宣判”“直播+讲解”方式进行“案件巡回”,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云法庭端口或新媒体平台传播庭审内容,最大程度释放典型案件治理效能;开展“定制式”巡回普法、巡回培训活动,从宏观层面普及所涉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