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导航广告不能突破驾驶安全底线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车主反映,正在行驶中的汽车的车内屏幕突然跳出一条弹窗广告,甚至遮住了导航信息,此举可能带来的驾驶风险引发热议。车企回应称,是为了告知车主“推荐亲友购车可获奖励”,目前已停止推送,并已经对推送方式进行了改善。

  弹窗广告是网络世界的“牛皮癣”,不少网民在看新闻、刷视频、上网课时,都遇到过弹窗广告随时“弹”出来甚至难以关闭的问题。一些弹窗信息内容低俗夸张,还有的涉嫌虚假宣传,不仅扰乱互联网市场秩序,还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车载导航是为驾驶员指路的工具。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驾车使用导航往往都是对道路不熟悉。试想,在行驶途中,特别是行驶到陌生的路口,车载导航突然出现弹窗广告,挡住屏幕信息,会给驾驶体验和驾驶安全带来怎样的影响?在媒体最近报道的一起事件中,车载导航弹窗广告有“查看”“取消”两个按键,为继续使用导航,驾驶员必须腾出手花几秒钟去处理弹窗广告,这已经威胁到汽车行驶安全。若是汽车高速行驶,驾驶员一两秒钟的分心,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对此,必须要予以重视,认真加以解决,消除风险隐患。

  值得深究的是,车载导航上的弹窗广告从何而来?由上述报道中可知,车载导航的弹窗广告是厂家推送的。厂家的这种营销忽视了安全风险,而且弹窗较多可能会导致车载系统响应变慢甚至死机。在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一个新的互联网终端入口的大背景下,此举无疑会让消费者“用脚投票”,最终让这样的汽车厂家失去市场。

  必须要明确,有边界的科技创新才是负责任的创新。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新的互联网终端入口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但技术进步应守好伦理的“大门”,避免技术进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交通出行,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弹窗广告在其他互联网平台已经饱受诟病,令不少网民深感困扰,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车载导航弹窗广告显然应该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守法合规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每名驾驶员都应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严格尽到安全驾驶义务,而车载设备在这方面更应帮忙助力,而不是借机推广营销。

  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已于9月30日起施行。该《规定》将着力解决利用弹窗违规推送新闻信息、弹窗广告标识不明显、广告无法一键关闭、恶意炒作娱乐八卦、推送频次过多过滥、推送信息内容比例不合理、诱导用户点击实施流量造假等问题。对此,消费者充满期待。对于车载导航弹窗广告不应只是规范,出于安全考量,理当有更明确、更严格的限制,比如车辆在行进途中禁止弹窗等,让车载导航干干净净,汽车行驶安安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