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指尖”到“心尖”山东胶州法院“码”上服务将司法温度送到群众和企业心坎儿
走进山东省胶州市人民法院临空经济示范区诉讼服务站,墙上悬挂的“码”上告知牌,俨然成了该服务站最靓丽的“风景”——这项由胶州市人民法院推出的便民利民新举措,将温暖的司法服务,通过“指尖”传递到群众的“心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通信的发展,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一幕。“胶州法院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从细节着手,从实处出发,紧盯辖区群众和企业需求,充分运用‘互联网+诉讼服务’,将便民服务与二维码相结合,推出司法便民‘码’上告知诉讼指南。”胶州市人民法院院长陈刚告诉记者,胶州市人民法院自主开发的“码”上告知牌,内容涵盖立案、审理、执行全过程,群众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扫码点餐”,相关内容一目了然,充分享受指尖上的便民司法服务。
前来服务站咨询的张先生,在体验“码”上服务后,竖起了大拇指:“这样真是太方便了!以前我自己查找这些信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还难保准确性,现在只需动动手就能轻松获得,而且网上立案流程、起诉书模板等一应俱全,完美解答了我所有的疑问!”
除了“码”上告知牌,诉讼服务站还自主设计了《庭审提示》文件,在送达案件材料的同时一并送至当事人手中。记者注意到,这份《庭审提示》不仅列明参加庭审的注意事项,还提供了四个二维码。通过这四个二维码,当事人可以清楚地知道参加庭审应当携带的材料,需要准备的常用文书的模板,各法官团队的联系方式。同时,考虑到当事人需要查找法庭位置,《庭审提示》还贴心附上了法庭导航与公交地铁指引……
收到《庭审提示》的李律师告诉记者,他执业多年,收到的送达材料很多,如此贴心的提示还是头一次。“特别是开庭携带的材料清单提示,避免了因携带材料不全而影响庭审情况。”李律师说。
诉讼服务站在自主开发“码”上诉讼指南的同时,还精心设立了网上立案便民服务点。“立案指引虽然详细清楚,但有的当事人,尤其是老年人仍感到接受有些困难。”诉讼服务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如遇到这种情况,服务站会及时派出法官,专门指导办理网上立案。
“只有法官多做事,想尽办法让信息多跑路,才能让群众少跑腿。”陈刚表示,胶州市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把司法便民服务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在“互联网+诉讼服务”领域多创新、找突破,多维度满足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司法需求,打造“集约化+信息化+精准化”的智慧司法服务,不断完善司法便民举措,让司法服务真正走进群众和企业的心坎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