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打击证券期货违法活动需要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设立近一年以来,最高检驻证监会检察室推进督办一起起重大案件,“严”的监管氛围持续强化。专家表示,各部门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执法司法体系建设,包括行政惩戒、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在内的立体化追责体系成形,资本市场生态明显改善。在进一步加强证券执法司法合力预期下,联合惩戒证券违法犯罪效力将不断增强,进而更好推动塑造崇法守信的资本市场生态(9月13日中国证券报)。
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证券期货领域行政处罚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对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制定并出台专门的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既是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解决执法实践突出问题、切实提升执法效能的需要,尤其是统一规范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稽查处罚活动,将为进一步提升稽查处罚效能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近年来,证监会坚持“零容忍”态度,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大量证券期货违法案件,形成有效震慑,取得显著成效。证监会高度重视资本市场法制体系建设,特别是在规范自身监管活动方面,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其中,关于行政许可、市场禁入、查封冻结、现场检查等,均有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统一管理。在行政处罚方面,证监会虽然出台了不少规范性文件,但层级效力较低且比较分散,有必要在规章层面制定统一的行政处罚办法,补齐制度短板,进一步完善证券期货监管执法的法制体系。
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加大对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惩治力度,能够夯实资本市场法治和诚信基础,加强跨境监管执法协作,推动构建良好市场秩序。行政处罚办法可以从立案、调查、审理、决定诸环节进行规范和统一,尤其是明确行刑衔接程序以及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和对执法人员的监督,进一步完善监管执法体系,提高证券期货行政处罚的权威性、透明度和公信力,对违法违规行为构成有力震慑,为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