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周永东
用生命赴使命,做不负时光的“赶路人”
——追记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周永东
“中心平台共计流转协同案件277件,协同成功案件274件,电子卷宗随案移送274件次……”这是今年7月20日当天,来自福建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统计的报告。
然而,奋战在数字政法建设前线的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周永东,却看不到这份报告。7月21日0时32分,他因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44岁的他永远告别了挚爱的检察事业。
如今,在周永东的办公桌上,还放着胃药、笔记本和草稿纸……同事们惦念他,就仿佛从未离开过。日前,为进一步学习弘扬周永东先进事迹,引导和激励广大政法干警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福建省委政法委决定在全省政法系统广泛开展向周永东学习活动。
“做好当下事是最好的回报”
“基层的这段经历,让我受益终身。特别是让我现在能时时站在基层的角度,制定更切合基层实际与基层发展规律的考评标准。”周永东曾说。
2002年,周永东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被选调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人民检察院工作。几年间,他先后在该院政治处、驻看守所检察室、控告申诉科、公诉科、反贪局、反渎局、办公室等部门工作。2006年,他被调到福建省人民检察院,负责对全省基层检察院考评、抽样评估等工作。
这一干就是10多年。从一名在基层参与“考试”的“学生”,到省院机关“阅卷”的一名“老师”,周永东从未忘记初心,总是默默坚持把工作做细、做精、做实。他常感慨:“我跟这个岗位有缘分。”刚毕业那几年的基层工作经历,给予他此后工作充足的“养分”。
为更充分掌握基层一手情况和需求,他走遍全省86个基层检察院;为实现统一规范、上下贯通,他积极联络最高人民检察院、兄弟省院及福建省检察院各业务部门;为检验评估效果,他深入基层,深入考核评估一线,与基层干警同工作、同生活;为解决基层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他积极协调、督促解决,并牵头制定完善“省院包片挂点联系基层检察院”“基层检察院‘山海’协作”等帮扶机制,创新形成了基层检察院建设抽样评估“福建模式”。
“相信生活现在给你的,都是最好的。做好、做实当下的事,就是最好的回报。” 周永东生前常常这样说。在同事眼中,周永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无论身处哪个岗位,他都敢啃硬骨头,能挑重担子,成为让领导信任、让组织放心的“螺丝钉”。
2019年,他转岗到本院案件管理部,担任副主任。为快速适应新岗位的需要,熟悉案件管理相关工作要求,他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在办公室学习案件管理业务。对案件受理,他自己动手填录,认真初审,详细了解每一个具体步骤,通过学习和实践迅速成为“行家里手”。
在接到全省检察机关市县两级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攻坚的任务后,他积极参与总体方案起草和95个市县检察院改革方案的修订审定工作,50余次与省编办机关处就工作原则、把握标准、重点环节和文字表述等方面进行沟通协调,开展30余次数据测试,提供近百份相关汇报和沟通材料,助力市县两级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顺利完成。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周永东主动报名下沉到宁德市霞浦县支援疫情防控、春耕生产和精准扶贫等工作。20余天里,他带领工作小组先后走访13个乡镇、34个村,深入查看41户贫困户、18个扶贫项目,通过与村民代表座谈、入户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实地查看造福工程和春耕生产情况等方式,全力帮助群众解决受疫情影响的春耕生产问题,积极协调推动解决部分贫困户在就业、产品销售、生产发展等方面的困难,助力做细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肯定,被福建省直机关工委授予“热血逆行者”“最美奋斗者”称号。
2021年2月,在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周永东参加省检察院教育整顿办顽瘴痼疾整治专班工作,负责制度机制建设,带领团队制定《福建省人民检察院队伍教育整顿建章立制工作方案》。此后,为进一步规范业务态势分析研判工作,他主动提出要为业务态势分析研判建章立制,牵头起草制定《福建省人民检察院业务态势分析研判和督办工作办法》。
“不让工作在我这里延误,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生前,周永东这样要求自己。7月19日,他还网购了几本业务书籍,可惜还没等到签收、翻阅,他就永远地离开了……
“有困难我们大家一起来扛”
“还记得周主任离开的那天下午,他步履匆匆地准备回省检察院汇报工作。我想和他说声‘再见’,却再也见不到他了……”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干警韩林力哽咽着回忆道。
同事们都还记得,为打破政法各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现存的数据壁垒,让“数据多跑路,干警少跑腿,流转更安全,执法更规范”,实现政法跨部门办案协同、工作协同、便民协同,2011年11月22日福建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专班(以下简称专班)正式成立。作为专班综合业务和日常管理负责人的周永东一开始也是“门外汉”,但他还是为专班成员打气:“有困难我们大家一起来扛,我们是一家人!”
而周永东从受命组建专班那时起,就率先一头扎到材料中学习研究,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平台建设相关资料,分发给专班成员,并组织专班成员与原单位联系,前往省直政法各部门进行调研,了解各家办案系统;另一方面多方协调政法各部门、业务系统开发公司和省检察院案管、检技等多部门参与建设。与此同时,他还组织专班细化各项措施,制定递进式实施方案,以“标准先行、可研转换、部门参与、试点探索、全面推进”引领协同专班和大数据公司专班同向发力,很多复杂棘手的工作最终得以顺利推进。
“周主任是我们专班的枢纽,他组织有力,协调有方,带领大家团结拼搏。每一场会议讨论都有他的声音,每一个加班的夜晚都有他的身影,每一个成员的工作在他的大脑里都有清晰的备份。”韩林力回忆道。
“我眼中的周主任是一个在工作上追求极致的人,安排大家编制标准,多次征求意见,多次开会探讨。”专班成员、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林成笔追忆道,“他对这些标准十分熟稔。记得我们多次在会议上就一个具体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直至最后达成共识。在他的影响下,大家拧成一股绳,一份标准常常十易其稿,但工作进度没有因此落下。”
2022年3月22日,福建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标准专家评审会在省委政法委机关举行,历时10多个小时,一次性顺利通过专家评审。6月30日,该平台在全省开始上线试运行。
生命的最后几天,周永东依然忙得像“陀螺”一样:建设情况梳理、草拟通知、完善机制、汇报工作……翻看周永东办公桌上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专班工作记录。在最新一页,写着“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下一阶段工作……”
同事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键盘上贴着一个小便签,上面写着“让自己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用整个身心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面对任何事情,物来则应,去则不留”。这是周永东在专班工作状态的一个缩影,也是他从检20年忠诚履职、践行初心使命的真实写照。
以“心”待人,传递温暖大爱
7月25日,是周永东遗体告别的日子。福建省检察机关上百名干警自发前来,怀着悲痛的心情送周永东最后一程。
“多好的人呀,英年早逝,太可惜了,让人痛心……”福建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霍敏,福建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严峻等特地赶来悼念。
“自从他突然离世,我感觉办公室没有了生气,总是觉得有一点别扭,就像是失去了一个能给人遮风挡雨的大哥一样。每次总想回头叫周主任,但是话到嘴边才意识到他已离开了我们。”专班成员、福建省检察院干警杨嘉康得知周永东骤然离世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现在一直还是觉得像做梦一样,梦醒了,就能听到周主任喊我写周报。”
在同事的眼中,周永东把同事们当作兄弟姐妹,方方面面操心协调。谁有事,他都会主动关心,有他在的地方,总是能让人感到安心和放心。“工作中,他要求我们内勤在办文、办会、办事时考虑问题要周密细致,超前准备,做到有备无患。在修改文稿时,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他都会认真斟酌;在承办会务时,他都在会前同我们一再确认每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叮嘱我们在办事时要有大局意识,多观察,多动脑,要有人情味,多从他人角度考虑,用真心换真情。”福建省检察院案件管理部内勤廖静芬回忆说。
周永东是一位有责任感的人,也是家中的顶梁柱。他手机的日程表上,记录着家人们的生日。据福建省检察院机关党委四级调研员杨小环回忆:“永东夫妇在工作中相互支持,携手发展;生活上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同时,孝敬老人,教养孩子,友善邻里,工作、家庭、生活和和美美。他们家还被评为省检察院十佳‘文明家庭’。”
“永东把父亲从老家接到身边照顾,周末只要有空,都要陪同散步、逛公园;还在阳台搭个菜园子,让老人打理;老人的任何一件小事,永东都觉得很重要,放在心上。对我的父母也是一样孝顺……”周永东的妻子戴颖哽咽地说道,“永东曾答应平台上线后,带着家人去旅行,这个承诺再也无法兑现……”
用生命赴使命,不负时光的“赶路人”周永东走了。他将满腔热血洒向他挚爱的检察事业,他把最后的身影留在拼搏奋斗的一线,把真挚的友情留给了情同手足的同事,而深深的遗憾,留给了父母、妻子和一双儿女……
周永东,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