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驻守边境的“刀尖舞者”缴毒3.577吨 抓获毒贩3600余人

  素有“滇西粮仓”美誉的云南保山,是中国陆路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枢纽,距毒源地“金三角”仅120公里。

  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80年代便有不少境外毒枭“盯上”保山,将其作为转运毒品的通道。国家禁毒委确定的7条贩毒通道,其中有2条就经过保山。

  国内国际毒情形势严峻考验着云南保山的禁毒队伍。2002年,保山市公安局组建流动查缉毒品专业队伍——保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流动查缉大队应运而生。

  作为中国第一支流动查缉毒品的专业队伍,公路、货场、车站、山野,到处都是他们与毒贩较量的战场。建队20年来,已累计缴毒3.577吨,抓获毒贩3600余人。


  建队20年,平均每3天查破1起贩毒案件

  “大队组建时,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我们在永保桥路段日夜检查过往车辆和人员,累了就在路边废弃的简易房里打地铺休息。”流动查缉大队第一任大队长、现任保山市公安局副局长范伟谈起过往经历记忆犹新。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查缉大队民警、辅警经常一出去执勤就是半个月,每年平均在外执勤100余天,只为严防死守西南边境毒品渗透的第一道防线。

  范伟还记得,2002年2月16日,大队成立第一天,他们就在320国道永保桥段的一辆货车上查获海洛因9105克。队员们因此深受鼓舞。

  据统计,建队20年来,大队平均每3天查破1起贩毒案件,每2天抓获1名涉毒犯罪嫌疑人,平均每天缴获毒品达496克,成为云南公安毒品查缉队伍的标杆。

  38岁的李全帮是流动查缉大队第八任大队长,2016年从禁毒支队侦查大队调到查缉大队任大队长至今。“自进大队第一天起,我就为这支队伍感到骄傲。大队缴获的毒品占全市数量的一半,从这里走出很多禁毒英雄。”李全帮说,队员365天都上路查缉,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路上,每天面对着未知的危险。

  但不管毒贩伪装有多精密、多巧妙,查缉队员总能识破各种藏毒伎俩。

  2012年,该大队在公开查缉中,查缉队员以独特的技战法,从一个看似平常的大货车水箱内当场查获冰毒44公斤。

  2019年6月12日,大队获取信息后,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缴获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等毒品21.73公斤,打掉一个长年盘踞在边境一线、涉及多个省份的贩毒团伙,成功斩断一条跨境走私贩毒通道。

  2020年5月,该大队在一起案件中查获冰毒166.56公斤,创下建队以来公开查缉单案缴毒最高纪录,刷新了当年全省单案缴 毒纪录……


  禁毒“战场”上随时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

  在保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流动查缉大队,曾走出“感动中国人物”明正彬、“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陈新民、“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张德超、“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赵立彬、“全国百姓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段松等家喻户晓的禁毒英雄……

  在这些英勇无畏的名字背后,是禁毒民警与毒贩之间的较量。

  2008年11月的一天,杭瑞高速路保山入口处,大队民警杨树飞和队友正在开展毒品公开查缉,对一辆从施甸到昆明客车例行检查,在一个无人认领的行李袋内发现毒品。

  正当队员开展盘查时,一名男子突然往高速路旁的树林里拼命逃窜,队员们迅速追击,杨树飞一个飞扑将男子按翻在地,男子突然掏出匕首狠狠刺向杨树飞的左臂,导致其血管断裂,鲜血染红了警服,杨树飞陷入昏迷,经过10个多小时的抢救,才苏醒过来。“当时就想把毒贩抓住。干缉毒,早就做好随时流血牺牲的准备,哪个缉毒警身上没个伤疤?”杨树飞坦言。

  提及队员们的故事,李全帮感慨说:“这么多年,虽然有人流血甚至牺牲,但是当遇到毒贩,大家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禁毒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较量。一代又一代的流动查缉大队队员前赴后继,驻守在边境缉毒第一道防线上,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战法全力守护缉毒防线

  缉毒警察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毒贩的疯狂令人难以想象。

  近年来,国内外贩毒集团为逃避打击,大肆雇用孕妇、哺乳期妇女、传染病患者等特殊群体进行贩毒,为执法工作带来困难。

  为破解这一顽疾,大队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堵住“法律空子”。

  在查缉方面,流动查缉大队在实践中形成“四看”“四诊”、运用“五小工具”、采取“五式”查缉盘问的“十八项技法”及“风险评估积分预警”“涉毒网络研判”两项信息战法。

  特别是,为全面构建“市卡、县网、乡格”的公开查缉警力部署格局,大队在科学布建3个固定卡点的基础上,交替变换查缉时间、地点和方式,完善流动查缉勤务模式,规范查缉流程,加强装备配备,织密“机动灵活、联勤联动、精准打击、保障有力”的公开查缉网络,形成保山查缉模式和技战法。

  云南省禁毒办副主任赵志明介绍,保山查缉模式的技战法迅速在全省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成为云南公安毒品查缉队伍的标杆。

  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赵南方表示,从传统警务到智慧警务,保山始终秉承“边境多缉一克毒,内地少受十分害”的决心,抱定先行先试的勇气,为全国禁毒工作贡献保山力量和保山经验。

  保山禁毒支队流动查缉大队的禁毒民警们也凭借奋斗和付出,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获评“全国公安优秀基层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今年,在保山禁毒支队流动查缉大队成立20年之际,他们再次取得新的荣誉,被授予“全国模范公安单位”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