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市法学会探索参与执法监督服务法治实践

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


  “是政法委、法学会的案件评审督导专家发现了(案子里的)问题,救了我们一家四口人。”河南省南阳市的杨某某说起往事满眼泪水。

  原来,南阳市公安局某分局在办理杨某某夫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时,认定其夫妻二人非法所得4000多元。最终,二人因共同犯罪被判实刑且已服刑,家中的两个孩子由当地镇政府抚养。该案进入案件评查督导专家团队评查督导范围后,专家团队多次召开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并实地走访当地群众,审慎给出了评审意见。随后,法院主动启动再审程序将杨某某和其妻子改判为缓刑,使该案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杨某某的案件是南阳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组建案件评查督导专家团队以来,纠偏的数百例司法案件中的普通一例。


  成立案件评查督导专家团队参与全市案件线索全方位督导

  2021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南阳市委政法委深入推进出台执法监督意见实施办法,引领提升该市法治建设不断深化。南阳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组织抽调18名公、检、法、司等部门工作人员和律师组成案件评查督导专家团队,参与全市案件线索全方位督导。

  案件评查督导专家团队成立后,南阳市法学会充分发挥工作职责,利用法学会的法律人才优势,坚持“立足南阳、研究南阳、服务南阳”的工作原则,通过对教育整顿和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从中梳理总结南阳市政法系统顽瘴痼疾及突出问题的表现形式,并针对问题,把评查督导专家团队分为评查组和督导组,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评查组分为三个独立阅卷小组,专门对重大疑难案事件调卷阅卷,以座谈会的形式,对案事件进行多次探讨后,拿出最终评审意见。督导组分为四个小组,分片包干各县(市、区)及市直公、检、法、司以及监狱等部门,实现对案事件督导全覆盖。

  南阳市法学会秘书处负责人周付祥介绍,评查督导成员要有权威性,因此所抽调的成员都是多年从事政法实战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政法系统普遍认可的专家,涵盖公安侦查,检察机关起诉,法院民事、刑事审判及执行,司法监狱等领域。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按流程开展案件评查督导

  案件评查督导专家团队以南阳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科分类台账为依据,对照台账分配各小组对案事件线索进行督导。督导流程是到线索归属的各县(市、区)查看县(市、区)委政法委评查小组对案事件的评查结论,听取其分包案件负责人的汇报,查阅其案卷材料,然后根据所掌握的案事件情况,按照流程督导化解问题。

  据介绍,案件督导时,要对照反映人投诉的情况,查找案件卷宗中存在的问题,对案件在办理过程中是否在主体、程序上具有瑕疵,对存在的问题由办理单位及时向反映人沟通,该道歉的道歉,该救济的救济,该对办案人给予纪律处分的给予纪律处分,对违法违纪的追究其相关责任。对于在办理案件中实体和程序上有明显错误的,督导小组向南阳市委政法委汇报,由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同志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处理,督导小组进行跟踪督导,限期完成。

  周付祥表示,通过评查督导、举报线索核查、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倒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清查、智能化数据排查、法律监督专项检查“七查”方式,深入开展定性不准、量刑不当、程序违法等问题排查。已提级办理、交叉交办重点案件1000多件。

  “评查督导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不是一味追责。”南阳市法学会副秘书长侯玉军表示,在接到群众举报后,评查督导小组会迅速组织人员对举报中反映的内容逐项进行甄别,约见举报人及其律师,并调取相关卷宗,邀请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和律师进行阅卷,组织开展案卷评析研讨会,找出问题,精准督导。


  集中优势资源化解典型案例,以点带面形成整治成效

  来自南阳市法学会的督导专员李传华表示,案件评查督导专家团队以典型案例解决为抓手,集中优势资源化解典型案例,以点带面形成整治成效。聚焦“六大顽瘴痼疾”和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创新方式方法,分门别类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实行限期销号,做到即查即治、边查边治、限期整治。坚持抓源治本、精准把脉、对症下药、举一反三,推动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显性问题与深层次问题一起解决。

  评查督导专家团队自成立以来,共纠偏500多起案件,法院启动再审民事刑事20多起,提出审查意见2份,督查督办案件处理并提供法律意见14项;所提40多项建议得到有关单位采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进企业、社区集体开展法律服务4次,推动了南阳市政法单位党员干部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显著增强,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阳、法治南阳提供了坚强保障。

  周付祥向记者表示,市级法学会参与政法案件评查督导在河南省尚属新的工作模式,可借鉴的经验不多,通过大力推进南阳市委政法委出台的执法监督意见实施办法,强化法学会参与执法监督案件评查,闯出一条服务法治实践的新路,取得了明显成效,巩固深化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动了全市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切实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