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检察机关5年公益诉讼立案1.4万余件

  本报讯(记者温家玉) 日前,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公益诉讼检察服务幸福美好新甘肃”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4397件,发出检察建议11771件,起诉834件。甘肃省检察院直接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件。16件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方面,5年来,甘肃省检察机关共立案生态环保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882件,发出检察建议7377件,起诉647件。2021年,对最高检和省直相关部门移交的219件生态环保督察线索进行审查后,省检察院立案1件,各地区立案62件,发出检察建议46件,起诉2件。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方面,共立案食药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917件,发出检察建议1375件,起诉108件。

  国有财产保护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方面,甘肃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国有财产保护领域案件602件,发出检察建议486件,起诉20件,督促收回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各项补贴资金等国家所有财产和权益价值2.2亿元。针对非法占用国有土地、拖欠土地出让金、违法储备土地“炒地皮”等问题,共立案157件,发出检察建议127件,起诉7件,督促收回欠缴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9.1亿元。

  英烈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方面,甘肃省检察机关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113件;在积极稳妥办理新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方面,共立案2726件,发出检察建议2400件,起诉50件;开展“国有文物保护”专项监督活动,共摸排国有文物保护案件线索773件,立案731件,发出检察建议637件,起诉8件。

  此外,甘肃各级检察机关充分运用磋商、听证、检察建议等多种监督方式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5年来,通过磋商结案582件,公开听证492件,制发检察建议11771件,99%以上的公益损害问题在诉前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