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法院聚焦七大维度 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王蓉 通讯员董晓旭 杜井萱)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召开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介绍该院聚焦七大维度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号召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据北京西城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元田介绍,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西城法院不断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从七大维度入手,多管齐下:聚焦诉源治理,利用多平台开展线上交流,加大调解力度;聚焦民之所需,畅通多渠道听取企业意见,了解发展诉求;聚焦便捷立案,推广无纸化网上立案,降低诉讼成本;聚焦主体安全,从重从快打击危害市场秩序的犯罪,妥善处理民刑交叉问题;聚焦审判质效,依法推进办案流程,促进审判良性运转;聚焦产权保护,与工商联携手合作,打通疫情防控期间办公堵点;聚焦执行质效,压缩办理时限,提高查处效率,减少不利影响,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提升。

  会上,西城法院发布“身在疫区难复产,多元调解化纠纷”“企业融资遇困境,灵活调解助发展”“依法变更保全担保方式,助力企业转危为安”“通过‘债转股’重整计划,助力企业重获新生”“善意审慎采取执行措施,圆满腾退助力区域发展”5个典型案例,旨在为司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可供参考的示范样本,引导中小微企业在前进路上坚定信心,长足发展。

  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人民法院发挥司法职能作用,还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为此,西城法院提出倡议:要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措施,法院将大力提供司法支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持续增强“严守法”意识。市场主体在经营活动中要不断增强守法诚信经营意识,制定公平公正合理的合同条款,强化契约精神。同时,企业应当将内部管理、生产经营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健全规范管理制度,遇到纠纷时能够善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联动发挥“强保障”作用。法院将探索与律师协会、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协同合作,统筹多方力量,开展低成本、大纵深、多维度的送法入企活动,对确有服务需求的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咨询、法律建议等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在法治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