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警务航空大队无人机中队副中队长郑力元

翱翔碧空的“飞天战警”

——记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警务航空大队无人机中队副中队长郑力元


  “力元,下班了,还不走啊?”“你们先走,我再研究一个问题。”说话间,郑力元,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警务航空大队无人机中队副中队长,一边瞄着桌面上摊开的书,一边摆弄着手里的无人机。这样的场景,同事们早已司空见惯。

  郑力元的曾祖父曾是地下党员。在长辈的影响下,从小郑力元就梦想成为一名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警察。从警后,他很快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7年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福州首位警用无人机驾照考官、高级教官,同时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聘为首批高级教官。他曾参与“7·9”闽清特大水灾救援、G20保卫驻训,以及一百余场国内外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累计反制“黑飞”无人机200余台,抓获“黑飞”人员100余名。个人荣获优秀公务员3次,个人专项嘉奖2次,以及“福州警星”荣誉称号。


  从零开始学习无人机知识

  近年来,无人机的应用和管控工作已经成为公安部门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刚入警时的郑力元,面对这一全新领域,从零开始学习无人机知识和飞行技巧,探究无人机管控反制技术。

  走进他的书房,柜子里满满当当都是与无人机相关的书籍。书桌上放着厚厚的几大摞纸,全是他近年来全天候、多场景飞行所收集的无人机飞行数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刻苦钻研,郑力元撰写的《无人机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大数据背景下无人机管制浅析》《城市环境无人机飞行监管对策谈》先后发表在《八闽警坛》《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术论文集》等期刊或论文集中。他带领团队研发多功能无人机获专利3项,在福建省内及区域性公安机关无人机比武活动中多次摘冠。

  在掌握多旋翼无人机驾驶技能后,他主动研究无人机组装维修等技术,自主组装多台无人机,甚至钻研固定翼无人机实战技术,并积极探索佩戴第一视角(FPV)眼镜驾驶无人机进行警务实战。他还驾驶无人机代表特警支队参加福州市第二届警务技能竞赛暨“巡特警空地协同指挥作战”岗位竞赛,并荣获冠军。


  运用警用无人机参与公安实战

  随着工作经验不断累积,郑力元还致力于打通警用无人机参与公安实战的“最后一公里”,摸索出一套适用于福州本土实际的警航实战路径。

  在侦破福州市野外多类违法案件中,他操纵无人机出色地配合各警种开展空中隐蔽侦察,锁定犯罪嫌疑人犯罪窝点、固定证据并空地协同进行抓捕,更高效解决案件侦办过程中的“取证难”和“抓捕难”问题,为福州公安“e体+”智慧赋能增添动力。

  今年,郑力元带队与福州市公安局晋安分局联合就一起严重危害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案件运用警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空中取证、空地联合抓捕,最终成功打掉该窝点。经查,该团伙累计违法销售额达500余万元,非法获利150余万元。

  在福州景区治理中,郑力元利用无人机在空中开展海岸、闽江水域安全治理及夜间公园闭园清场等警务工作,在“2·15”鼓山救援事件中,通过无人机高空视角为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在今年的福州市疫情防控工作中,郑力元通过无人机采集二维、三维地图和传输空中实时画面,为指挥中心精准布控、智能协作提供有力数据支撑,科技赋能疫情防控。

  目前,郑力元负责的警用自动无人机项目正在创新试点,通过云端智能系统实现空中实时巡防、地空数据联动处警,为构建警网融合的“e体+”警务新模式提供“空中鹰眼”。


  甘做守护平安的“幕后英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郑力元常说的一句话。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为福州市新警培训班、指挥员培训班等进行警用无人机业务培训。在福建警察学院首期警用无人机驾照培训班及福州市公安局首期警用无人机驾照培训班中,郑力元先后为200余名参训学员传授无人机飞行技巧及相关知识。

  就如同那静默飞行的警用无人机,郑力元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但有迎接风雨和骄阳、穿梭黑夜与晨曦的勇气。他甘做守护一方平安的“幕后英雄”,用精湛的技术、艰苦的作风,秉承“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标准,全力以赴完成每次的工作任务,为创建“平安福州”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