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
制作录取通知书应避免铺张浪费
近日教育部对2022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高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招生录取工作,严格规范管理,强化信息公开,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和平稳有序。教育部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解读、信息查询和温馨提示等服务工作。各高校要坚持简约、节约的原则制作录取通知书,避免铺张浪费,认真做好录取通知书寄递等工作。(6月30日《北京青年报》)
@吴睿鸫:作为与大学生的“初次见面礼”,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近年来,不少高校通知书,设计理念已远超“通知”的基本功能,向着拼颜值、拼奢华一路狂奔,高校通知书变得越来越雍容华贵,含“金”量越来越高。录取通知书的主要功能,是告知新生被录取,原本可以用一张纸体现。而如今,高校却在录取通知书设计与制作上,劳心费力,铺张浪费。当然,我们不反对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搞些设计创新,但这个“创新”制作,不应建立在铺张浪费的基础上。在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的今天,高等院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更应在反对铺张浪费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高校在录取通知书设计制作方面,要主动摒弃奢华浪费观念,制作精美而又简约的通知书。
“快而不递”当休矣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表示,按照《快递暂行条例》的规定,当面验收是收件人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相关的罚则不明确,导致快递企业及从业人员没有把当面验收落实到位。该律师提出:“快递企业,特别是一些头部企业,应当加强对法律规定的执行。”(6月29日央视网)
@王艳:快递行业高速发展本身是一件利民便民的好事,但是近两年来未经用户允许,快递员和快递公司都普遍选择将快递放入快递驿站或快递柜。久而久之,“快递自取”渐渐成为快递行业的潜规则。甚至有网友表示:“自从有了快递柜,快递员再也不送货上门了。”快递不上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快递丢失、收件人无法当面验货、生鲜等货物损坏、寄件人信息被曝光等。尽管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快递员的不易,但是“快递不送上门”让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成为亟待重视的问题。快递行业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打破“快递不送上门”的行业潜规则,尊重消费者的意愿,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推动行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