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松原市法学会创新法律服务方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线上线下开展“复工复产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法治宣传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应该注意防范哪些法律风险?”“企业复工复产前,需要多了解哪方面的政策法规?”5月9日至10日,吉林省松原市法学会通过钉钉直播开展的两场“复工复产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线上专题法治讲座正在进行。此次法治讲座分别以“疫情期间企业行政法律风险防范”、“复工复产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法规解读”为主题,围绕企业关心的话题展开,受到广泛好评。
这是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松原市委宣传部、市法学会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服务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该活动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有序复工复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线上“普法云课堂”深入解读复工复产政策
前文提到的两场法治讲座分别邀请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冠衡(长春)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文生,松原市委党校政法教研室主任、教授徐亚娟,结合典型案例为企业剖析与疫情防控、交通物流、安全生产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吉林省工信厅、松原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市场主体复工复产亟须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度解读,来自松原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2万余人次在各直播学习群同步收听收看,点赞达10万余次。
在直播现场,许多企业就复工复产法律服务方面的问题进行提问,内容涉及因疫情而导致的合同、劳动、租赁、借贷纠纷,以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常见风险点等,主讲嘉宾对企业的现场提问逐一进行详细解答。
除此之外,松原市法学会还制作了多元化网络宣传产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
据介绍,松原市法学会共组织制作11期“助力复工复产法律知识问答”,邀请专业律师录制5期“法雨春风进行时,复工复产云助力”系列普法视频,录制9期“违建治理云导航,法治赋能助安全”系列短视频,内容涵盖企业与公民在合同履行与违约、劳动用工、工伤赔偿、疫情下企业合规管理、农村违章建筑如何认定、违章建筑的危害性及如何强制拆除等众多领域的法律热点难点问题。相关内容在《松原日报》、松原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平台发布后,总浏览量达2万余次。
松原市法学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法治宣传手段,不但为群众带去满满“干货”知识,实现了“指尖上的普法”,也为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送上了法律服务线上“大礼包”。
走到田间地头 打通线下普法“最后一公里”
线上普法,虽然能让广大受众以最便捷的方式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但在偏远农村地区,这种普法方式仍然有一定限制。为了让普法工作深入到最基层,松原市法学会组织各县(市、区)法学会邀请专业律师录制普法音频,选取与群众生产生活关联度高、通俗实用的法律常识,以及安全生产、防电信网络诈骗、疫情防控方面的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利用乡村大喇叭重复播放。这既突破了时空限制,将宣传覆盖到村里各个角落,又使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更具广泛性和针对性,有效增强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截至目前,松原市法学会组织的普法音频播放覆盖全市75个乡镇,1362个村屯,受众人数达40余万人。
松原市法学会还积极发动全市法律工作者、普法志愿者结合“会员百村大走访”活动,深入乡镇、街道、社区、企业,主动靠前送法治服务,高效务实解法律难题。例如,宁江区法学会邀请专业律师到乡镇开展法律宣讲,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乾安县法学会以“走遍乾安”活动为契机,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到田间地头为群众讲解法律知识,为疫情防控、春耕复产提供法律援助;前郭县法学会结合“走遍前郭”活动,开展送法进工商户、村、社区1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册;扶余市法学会通过入乡入村入户等方式深入群众,以案释法、以法说事,有效提高村民法律意识,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受众2.3万余人次。
此外,松原市各级法学会还重点关注企业复工复产后合法权益维护问题。例如,长岭县法学会联合该县司法局,依托律所为企业开辟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为企业和职工在合同起草、审查、履约等方面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防范化解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风险,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