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物流业迎来高质量发展“关键拐点”

行业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5月10日,国家邮政局发布2021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件,同比增长29.9%,业务增量再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快递物流行业在业务增长的同时,产业生态也日益完善,服务质效稳步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服务能力有所增强,科技创新进一步加速。

  近日,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快递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0-2021)》(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在“价格战”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站上“千亿”新起点的快递业,正在结束“以价换量”时代,进入发展的新阶段。而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国的快递物流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拐点”。


  同质化发展和低质量竞争加重内耗

  过去近20年,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给民营快递的野蛮生长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与此同时,同质化竞争、薄利低价也成为快递业挥之不去的标签。最近几年,电商平台销售业绩增速放缓,随着包裹量增速的同步下降,头部快递企业步入存量竞争阶段。尤其是近年来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令快递企业以及末端的行业从业者叫苦不迭。

  《报告》指出,2020年初,极兔快递以“搅局者”之姿在快递领域挥起“价格战刀”,“三通一达”以及顺丰等快递企业纷纷陷入价格泥淖,一众头部企业盈利能力快速下滑,甚至出现阶段性亏损,尾部企业更是亏损加剧。

  在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邮政组副组长王国栋看来,“价格战”使快递企业在“自损”的情况下抢夺市场,盈利能力承压、快递员群体收入无法保障等问题一一浮现,持续的低价竞争乃至低于成本的倾销和掠夺,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一现象也很快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关注。比如,于2022年3月起实行的《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就要求快递经营企业无正当理由不得低于成本价格提供快递服务。

  另外,多部门出台文件引导行业竞争回归合理状态,多省份明确要求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强调服务质量,遏制因低价竞争损害末端网点及快递小哥权益的情况。比如,广东省2021年5月出台《关于推进广东省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内容涉及简化快递企业开设手续、推动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完善农村设施网络布局、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

  《报告》指出,得到“政策底”的托举后,快递行业的“价格战”在2021年第四季度得到遏制。截至2022年4月末,顺丰控股、圆通速递、韵达股份、中通快递、申通快递、德邦股份6家快递上市公司先后披露了2021年年报与2022年一季度季报。6家快递公司在2022年第一季度都表现出了不错的复苏能力,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正向增长。

  对于快递行业“价格战”的成因,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所长宁立志表示,低价竞争是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特征,快递行业经营者长期以来采取价格竞争策略,消费者则有着“包邮”“免费”等消费习惯。

  “价格竞争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能否平衡市场竞争秩序与消费者利益的关系,既要维护自由、公平的市场定价机制,保证经营者合理利润水平,也要促进消费者福利,提升服务质量。”宁立志表示。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晨颖在参与《报告》研讨时则提出,有效的监管体系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参与和配合,鉴于我国快递行业与电商平台等主体的紧密关联,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需要与数字平台治理相结合。

  参与《报告》研讨的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快递企业的价格战之所以愈演愈烈,是由市场同质化竞争和行业内耗带来的深层结构性因素所导致,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流通产业高度碎片化,难以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增效增值,导致低价发展的惯性难以在短期内被扭转。


  利好政策下快递物流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

  《报告》指出,虽然存在同质化竞争等诸多问题,但中国物流业目前仍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对快递物流业造成了不小的震荡,同时也暴露了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如何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目前首要课题。

  《报告》认为,快递物流业存在结构长期不均衡、物流设施与产业融合度不高、物流数字化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而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对快递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来说,无疑是重大机遇。

  2022年1月底,我国首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正式对外公布,对现代流通系统建设进行了战略性、系统性的谋划。《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则提出,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报告》认为,“统一大市场”所要打破的地方壁垒和市场分割,恰恰是物流产业集约化、高质量发展的梗阻点。随着新政的推出和落地,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障”正在一步步被清除,建设一个更高效更高质量的现代流通体系,成为全行业最大的确定性所在。

  “过去十年,消费端的成本下降比较显著,但在生产端、企业端方面仍然存在地域差异和堵点,《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出台为解决疫情防控期间暴露出的问题提供了强劲的加速度,未来包括快递、航空货运等在内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会有相应的升级模式。”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表示。

  《报告》认为,行业发展表明,激烈的价格战背后是充分的竞争,但价格战不能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快递物流企业竞争的终极因素应该是自身的核心物流能力。当下,国家大力倡导对物流产业进行科技与商业模式创新,一系列利好政策呼之欲出,新政推动下孕育出的“大物流”市场,也将是各方资源、资本汇聚的新蓝海。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共识,行业发展和服务模式持续创新,中国的快递物流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拐点”。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以来,一批头部快递物流企业已开启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如顺丰通过收购嘉里物流加快国际物流拓展,京东物流深耕一体化供应链,菜鸟则加强自建自营的物流能力,选择用产业化、数智化和全球化来强化作为物流产业互联网公司的领先优势。

  前述国家邮政局发布的相关报告也提到,科技创新也在加速赋能快递行业,快递企业持续推动无人车、无人机多场景运营。部分快递企业试行无人机“快递进村”业务、揭牌运营了大型物流无人机西北运行基地,开通了支线物流无人机运营航线。

  此外,自动分拣设施在县域小型分拨中心和揽收端也在加快推广应用,智能客服、六面扫描仪、RFID接收器、机械手臂等设备在无人仓、智慧枢纽加速投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实现了全流程运营效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