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展1000余家养老助餐点

聚焦老年人“做饭难”


  本报讯(记者潘巧) 5月13日,北京市民政局在线召开《关于提升北京市养老助餐服务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通报并解读《实施意见》称,目前北京已经发展1000多家养老助餐点,包括发挥自身资源为周边固定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单位内部食堂、老年餐桌,以及面向社会提供养老助餐服务的社会餐饮企业四类形式。另外,北京各区将围绕建设“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目标,综合考虑地区老年人口规模及分布状况、用餐需求、服务半径、养老机构分布等因素,进一步增设养老助餐点,织密养老助餐服务网络,就近解决老年人吃饭不便问题。

  据介绍,为了多渠道提升养老助餐的便利性及老年人的满意度,北京引入数字化养老助餐服务模式,老年人可依托数字化助餐专业平台查看并预订平台上所有老年餐,通过预订团餐、外卖点餐等方式订餐,也可通过到店就餐、养老助餐点代客下单等方式订餐就餐。针对行动不便、家中确实无人取餐的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家庭,经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评估确有需要的,由驿站通过工作人员或志愿者送餐到家。对于其他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可通过驿站提供上门助餐、代为取餐等服务解决外出取餐就餐不便问题。

  根据《实施意见》,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就餐以及养老助餐点开展助餐服务都有补贴。目前北京共有居家养老服务对象26万人。居家养老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在养老助餐点获取午餐或晚餐的,每人每天可享受5元优惠,就餐补贴在老年人给付就餐费用时自动扣减。对于为北京居家养老的常住老年人提供午餐或晚餐助餐服务的养老助餐点,可按实际助餐消费人数给予每人每天3元的运营补贴,具体补贴标准由各区研究确定。鼓励各区适当提标扩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养老助餐服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