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院发布二〇二一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黄国亮 通讯员刘利) 近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海南法院2021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及典型案例。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海南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2265件,案件上升幅度达15.86%,涉植物新品种、可降解环保塑料、锂电池专利、计算机软件开发、药品研发等与自贸港建设相关的核心领域、关键技术、新兴产业的案件呈增多趋势。

  知识产权法院设立后,依托海口国家高新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海南形成了以知识产权法院为中心,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和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南北并进”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格局。为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推进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试验区和洋浦经济开发区知识产权保护,海南高院今年再次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将琼海市人民法院和儋州市人民法院列为具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法院,得到支持。由此,海南形成了以知识产权法院为中心,海口琼山、三亚城郊、琼海、儋州四个基层法院为支撑,“东南西北”全覆盖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格局。

  同时,聚焦重点园区、特色产业,海南法院主动靠前服务,形成了“1个知识产权法院+5个巡回办案点+11个重点园区司法保护联系点”的司法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在三亚设立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审判庭、“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种质资源研究(海南)基地”,支持国家“南繁硅谷”种业基地建设。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涵盖专利、商标、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领域,涉及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等案件类型,体现了发展产业、激励创新、保护权利的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