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锦屏县法学会服务法治实践助力平安建设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感谢你们,帮助化解了我们三代人几十年没有解决的矛盾纠纷。今后,我们将珍惜一家人的缘分,携手共进,和睦相处。”今年3月8日,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大同乡八河村兴隆组村民杨文清与杨文勇、杨文彬堂兄弟,对锦屏县法学会会员、大同乡政法委员龙正江表达感谢。

  至此,锦屏县法学会会员在2022年已参与矛盾纠纷调解5起。今年以来,借助锦屏县政法信访系统开展的“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锦屏县法学会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调解矛盾纠纷的同时,还多形式、多举措组织法学会会员积极参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禁毒和平安建设宣传,全力服务平安锦屏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直是锦屏县法学会的工作目标之一。

  大同乡八河村兴隆组村民杨文清与杨文勇、杨文彬堂兄弟之间存在老房地基权属纠纷,三代人几十年来一直关系紧张,近年来矛盾升级,常常发生争执。

  在“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中,龙正江发现了这起存在“民转刑”隐患的案件。

  龙正江随即联合平安办、公安、司法等人员组成工作组,通过大量走访周边邻居、咨询寨老等方式,广泛开展调查核实,收集问题线索。

  3月8日,龙正江组织平安办、公安、司法、村民委、寨老及联户长等到八河村兴隆组纠纷双方争议的老宅地基调解。调解伊始,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为了及时将该矛盾纠纷化解成功,调解工作组对双方当事人分别进行思想引导。他们通过“讲史实、讲亲情、讲法理”,以“六尺巷”“家和万事兴”等传统美德典故开展思想教育疏导工作,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多方耐心劝说下,最终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矛盾隐患成功化解。

  “群众工作无小事。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法学会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在大走访活动中,着力收集、梳理、解决群众堵点难点问题,切实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月9日,锦屏县法学会会长吴隆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锦屏县法学会走访群众50余户,走访企业2家,走访学校1所,收集问题线索5条,主要集中在山林权属纠纷、邻里纠纷等方面。

  针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锦屏县法学会积极做好普法宣传员、信息收集员、便民服务员,助力堵点问题有效化解。

  对群众反映的山林权属纠纷、邻里纠纷、提升政法机关便民服务等问题,法学会会员第一时间解答,及时针对群众反映的具体矛盾纠纷、堵点问题进行普法宣传,提升群众通过司法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同时,向周边邻里进行深入走访了解,摸清矛盾纠纷、堵点难点的细枝末节,精准收集问题线索,为承办部门提供信息支撑。

  在一次走访中,锦屏县法学会了解到,启蒙镇者蒙村有两家因屋檐滴水问题发生矛盾纠纷,随即将该矛盾纠纷告知时任锦屏县启蒙镇政法工作相关负责人、锦屏县法学会常务理事姚乐。姚乐详细了解双方产生矛盾纠纷症结后,组织乡镇干部、村两委、寨老、农户依法依情依理调解,最终建房方同意退让一步,两家累积两年多的矛盾纠纷顺利得以化解,邻里和好如初。

  该纠纷顺利化解后,许多村民表示,有法学会作为第三方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处理事情更顺利了。


  积极构筑普法阵地 强化法治宣传创新

  今年以来,锦屏县法学会以“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政法信访系统‘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等为载体,深入社区、学校、园区等重点领域,突出以民法典、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人民调解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扫黑除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防范非法集资等为内容的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余次。

  每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等重要时间点,锦屏县法学会都组织普法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法治宣传活动。今年3月8日,借助锦屏县三江镇里朗移民安置区举行庆祝“三八”妇女节维权活动宣传的机会,锦屏县法学会组织普法志愿者向在活动现场的妇女同胞发放《民法典与生活同行》《锦屏县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手册》《禁毒宣传折页》等普法宣传手册,结合现实案例重点讲解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关系”的内容,以点对点方式为现场群众解读案例、解释法条、宣讲政策,弘扬男女平等家庭文明的良好风尚。

  活动结束后,妇女群众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发挥“半边天”作用,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宣传知识编成苗侗民歌,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进行传唱,为当地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贡献力量。

  “我要把学到的法律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分享到‘十联户’联络群,与大家一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曾在现场参加活动的刘玉兰告诉记者,以前她居住在偏远的山村,未接受过面对面的法律知识宣传教育,自从搬到县城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持续学习,法治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锦屏县法学会主动出击,积极服务法治实践,在法治宣传教育中实现新的担当和作为,坚持以“五个强化”为抓手,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取得明显成效。“五个强化”即强化法治宣传的针对性,针对特定群体开展多元化、常态化的普法宣传;强化阵地宣传教育,提升青少年防范毒品意识;强化宣传内容设计,多载体多形式,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夯实法治锦屏建设基础;强化重要时间节点,深入乡镇、村(社区)、企业等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普法宣传;强化新媒体的宣传触角,积极探索传统宣传方式与新媒体相融合的宣传新思路。

  吴隆表示,下一步锦屏县法学会将结合当地群众参与苗侗节日积极性高的特点,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短信、橱窗等,创新宣传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更接地气的法治产品。将依托贵州省“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健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县、乡、村“法学会工作站”;结合“网格员”划分单元,按照就近原则动员法学会会员、法律工作者入网格;以院坝会、楼长会、联户长会和夜校等形式,加强广大群众普法教育引导,积极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法治锦屏、平安锦屏建设,推动普法教育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