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党建引领市域治理推动服务水平提档升级

党建“一子落” 治理“满盘活”


  3月的新疆阿勒泰,最低气温近零下20摄氏度。然而,当地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工作的火热场面却是随处可见。

  记者了解到,新疆阿勒泰地区在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瞄准靶心,凝心聚力,确保地区市域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沿着预定的目标稳步推进。


  强化党的领导,变“满盘沙”为“一盘棋”

  “要坚定不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五治融合’,提升治理效能,着力夯实治理基础,在全力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开展平安阿勒泰建设等方面用心用力。”这是前不久阿勒泰地区政法工作会议对当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

  自2020年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地区以来,阿勒泰地区始终坚持把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地委、行署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地委委员会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由地委书记任组长,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任第一副组长,地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地委行署7名厅级领导任副组长,纪检、组织、宣传、政法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体系,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纳入地区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多次召开地委委员会议和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定期深入到地直各部门(单位)、各县(市、景区)、各乡(镇、街道),就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帮助基层查短板、补弱项,督促工作进度,消除工作瓶颈,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地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按照规划的工作路径稳步推进并取得实效。

  阿勒泰地委的高位推动,带动各县(市、景区)党委、地直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信心和决心,在全地区汇聚起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的巨大能量,实现了党建“一子落”,治理“满盘活”的市域社会治理大格局。

  布尔津县是游客前往喀纳斯景区的必经之路,过往车辆多、人流量大。过去,信息、数据不能共享,应急处置、矛盾化解方面指挥体系不畅等情况,成为影响推进高质量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针对这些问题,阿勒泰地委经过深入调研,打破过去传统的行政管理体系,搭建“县景一体”组织架构,实现县委书记与景区党委书记一肩挑,统筹谋划治理体系和长远发展,打破数据壁垒、破解力量不聚合的问题,实现“县景一体”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扎实推进地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完整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具体体现,是推动以旅游为支柱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消除社会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社会大局持续长期稳定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布尔津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健全组织体系,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来,大家再加把劲,把这一堆积雪清理掉!”3月5日,正带领干警在阿勒泰市恰秀路街道红石社区红石第四小区帮助群众清理积雪的阿勒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张福生招呼大家。

  红石第四小区是一个廉租房小区,居民流动性大,物业公司不愿入驻。进入3月份以来,天气转暖,冰雪融化,给居民出行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3月4日,社区向辖区单位发出志愿劳动倡议,很快就得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和阿勒泰市人民法院的回应。第二天一大早,地市两级法院40余名干警来到该小区,经过一天的努力,将小区的积雪和垃圾等彻底清理。

  红石社区大党委书记武倩说,随着“大党委”的成立,辖区单位配合社区党组织工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统筹力和服务能力、治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将居民日常反馈的道路安全隐患、路灯不亮、邻里矛盾纠纷、草坪浇灌不均匀、积雪清理不彻底等问题列入任务清单,分派给辖区单位,辖区单位“接单”开展服务,将社区存在的难点、痛点,变成居民满意点赞的“亮点”。

  在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过程中,阿勒泰地区针对以往各部门(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资源不共享、力量不聚合和“两新组织”(即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门类不全、比例不优、良莠不齐等问题,以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打破行业条块壁垒,建强组织堡垒,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组织联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问题联治、工作联动、风险共担、隐患联除、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的融合治理。

  按照“党组织书记+专职委员+兼职委员”的配备模式,阿勒泰地区推进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总支(党委)书记担任“大工委”书记、“大党委”书记,从驻辖区部门(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中挑选专(兼)职委员,赋予其相应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议事决策、联席会商、考核评价机制,使成员单位党组织由过去的“配角”变为现在的“主角”,并按照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工作有方法、群众信得过的要求,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统筹选派社区“第一书记”51名,形成市域社会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变“多条线”为“一股绳”

  按照“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服务网格中”的工作模式,阿勒泰地区共建立网格党支部128个,按照“应到尽到、就地就近、减少流动”的原则,将2万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合理分配到社区、下派至网格,担任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等,赋予其党建引领、维护稳定、法规政策宣传等8项任务,将在职党员分散力量汇聚成基层治理的强大活力。

  为营造“党员在网格、服务在网格、奉献在网格”的良好氛围,阿勒泰地区制定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机制,对报到、登记、管理、协调、服务均提出明确要求,建立台账,打造党员活动阵地,做到接待有温度、服务有平台、管理规范化,让报到党员有责任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该地区还建立双述双评考核制度,赋予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报到履职情况综合考评权力,刚性约束在职党员履职尽责。在年终考核时,由报到在职党员分别向社区和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双述职,对表现优秀的,在职级晋升、提拔使用、评先选优等方面优先考虑,激励报到在职党员主动认领服务项目,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管理和社区居民监督,真正做到把社区当家园,把居民群众当亲人,把参与社区治理当责任,以实际行动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地委政法委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姚一鸣是一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机关党员下沉报到过程中,他主动申请到恰秀路街道恰秀社区认领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岗,经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为居民讲解法律常识,参与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化解,由此成为社区的“网红”。

  “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防范化解社会风险任务繁重,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平安建设、矛盾纠纷调处、法治宣传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姚一鸣说,这也是每一名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