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
“寻亲胶带”粘合向善伟力
今年3月初,在广州市越秀区出现了一些印制着失踪儿童信息的特殊快件,这些寻亲信息随着发往全国各地的快递走向天南地北。“寻亲胶带”的发起人、广州越秀区申通快递永福路网店负责人朱忠伟是一名退役军人,在他负责的6家快递网点寄出的快递,使用一种特殊“寻亲胶带”,上面印着公安部网站上失踪儿童的照片和寻亲联系方式。(3月18日澎湃新闻)
@维扬书生:据报道,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团圆”行动: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儿童。每一个失踪儿童的家庭,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寻亲之苦和骨肉分离的思念之痛,都渴望早日找回亲人、全家团圆。正是基于对失踪儿童及其家庭的同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了寻找失踪儿童的公益行动。一卷“寻亲胶带”虽轻,但从精神层面来看,它可以粘合凝聚起向善的伟力,意义十分厚重。多为失踪儿童发布一条信息,就是为失踪儿童照亮一条回家的路,为一个家庭撑起一把保护伞。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忠伟等爱心人士的努力值得肯定。让我们一起努力行动起来,让越来越多的失踪儿童早日回家。
扎紧“山寨食品”监管牢笼
近日,媒体测评了一批常见零食以及它们的相似产品。测评员发现,一些电商平台上售卖的各种以R开头的品牌鸡尾酒,如“ROR”“ROL”“RJC”等,它们在外观设计上十分相似,消费者容易混淆,难以区分。并且这些产品打着正品“微醺”“网红”的旗号,销量均已过万。(3月14日澎湃新闻)
@何舒凝:部分“山寨商品”会设计和某些正品食品品牌类似的商标,并且模仿其食品外包装的图案,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同时,有的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委托一些代加工工厂模仿正品制造“三无”假货,私自售卖。由于生产成本过低,这类假货都以大幅低于“正品”的市场价格进行销售。“同样”的商品,更优惠的价格,在难以分辨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成为受害者。实质上,“山寨食品”不仅误导欺骗了消费者,还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正品企业的权益。治理“山寨食品”还需从多方面抓起。对于消费者,要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仔细甄别食品名称,到正规的线下或者线上商店购买。对于食品企业,要坚守行业法律法规和道德底线,进行良性的市场竞争。对于职能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以高压态势形成对“山寨食品”的震慑,从而不断规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