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

用监管击破“免费WiFi”套路

  最近,许多“免费WiFi”的广告在手机上频繁出现。手机应用市场上,打着提供“免费WiFi连接”服务的应用程序也比比皆是。真的可以免费吗?背后藏着什么猫腻呢?有机构对此展开了专门的测试。(3月16日光明网)

  @孔德淇:据报道,测试人员对20余款免费WiFi应用程序作了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打着免费旗号的软件不仅无法成功连接WiFi,而且还会通过“确认”“连接”等字样诱导用户下载其他垃圾软件。此外,这类软件还存在自启动等功能,大肆收集用户信息、推送弹窗广告,严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让用户不胜其扰。更令人担忧的是,涉事软件之害,不仅在于侵犯用户合法权利,而且已形成灰色产业链。相关部门应该厘清权责,明晰职能范围和相关技术标准,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同时,在法律范围内,不断加强溯源治理,将涉事软件列入禁止情形,一旦出现恶意捆绑植入、违法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严格追责、严肃查处、严厉惩罚。


严惩“反向抹零”违法行为

  “本以为‘四舍五入’收款方式不违法,吃一堑长一智,平时还是要多学法啊。”福建省厦门市某餐饮店负责人悔不当初。近日,该餐饮店因“反向抹零”收款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罚款4148.41元。据介绍,消费者刘某在该餐饮店就餐消费189.5元,支付记录却显示被扣取190元。该餐饮店负责人声称收银系统默认“四舍五入”,拒绝退还“反向抹零”的5毛钱。(3月10日新华网)

  @廖易: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应该是明码标价。经营者“反向抹零”却没有告知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更为严重的是,根据价格法有关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商家此举已经是违法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经营者要提高法治意识,守法合规经营,以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认可。消费者要敢于对侵权违法行为说不。消费者遇到“反向抹零”等情况应保留相关单据,积极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