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携手三级法院开展补植复绿活动
为“美丽四川”建设提供环境法学研究的智力支持
本报讯(记者王蓉) 为共同谱写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四川篇章,近日,四川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省高级人民法院环资庭、青工委,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环资庭、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在“西川绝景”——龙泉湖畔开展“补植复绿护两山,环境司法助兴川”植树复绿活动,并深入交流环境法学研究工作和党建工作。
据介绍,开展植树活动,目的是以实际行动引导形成人人参与公益、处处彰显环保的社会理念,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对于促进绿色发展、积累生态财富影响深远,对助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开展好全民义务植树、激发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全面贯彻“两山”理念、进一步加强长江上游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生动实践,也是持续改善环境治理、不断厚植生态底色的重要举措。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四川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携手四川省高院环资庭、成都两级法院、成铁两级法院,积极探索司法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的新思路、新途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和创新,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格局的形成。下一步,四川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将继续深入开展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持续积累环境法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为“美丽四川”建设提供环境法学研究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