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警官与他的17本“小镇警事”

  “没想到俺家丢电瓶的事,李警官那么上心,两天就把盗贼抓到了!”日前,江苏徐州铜山区留武村居民任美玲将一面锦旗送到了茅村派出所,感谢李健帮助其找回电动三轮车电瓶。

  李健是徐州市公安局铜山分局茅村派出所分管办案工作的副所长,因擅长侦破民生小案、化解矛盾纠纷,被同事和群众誉为“办案能手”。从警7年多,他侦破200余起民生小案,抓获嫌疑人近400名,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764件。连续4年被上级评为“人民满意警察”,6次荣获徐州市公安局、铜山公安分局嘉奖,2021年被铜山公安分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职工劳动技能竞赛标兵”。

  邻居因宅基地发生打架斗殴、小区三轮车电瓶夜间接连被盗、居民家禽白天被“顺手牵羊”……在李健心里,一件件民生小案都关联着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只有融入真情倾力办好每起小案件,才能服务群众“大民生”。


  把每一起警情案件“立项”运营

  要问到李健如何办好民生事,便绕不开他的“工作秘笈”——“小镇警事”笔记。

  在李健的办公桌抽屉里,装着他编写的17本“小镇警事”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他从警以来的办案经验。

  7年多来,李健把自己看作“警务项目”的运营总监,将每一起案件、每一个警情都当作一个“项目”去处理,分为立项、监理、全程跟踪和事后总结,全部模块完成后打上“勾”,形成笔记。他把工作中的想法、思路、经验总结和得失都记录在本子上,形成了针对“矛盾纠纷”“安全生产”“救助类警情”和“民生案件”等12种“解题思路”。

  茅村派出所每逢晨会,只要有办案警组遇到难题,大家求助的目光总会投向李健的“小镇警事”笔记,基本上都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题思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纸质笔记我每天睡前都会翻一翻,有时就是在这样的翻找中找到了工作的切入点。”李健说。此前辖区妇女王某报警称被丈夫家暴,但等警察出警后,报警女子又为丈夫求情,并言之凿凿不需要处理了,已和丈夫和好如初。回到所里,李健随手记下了这个事情。四五天后,李健翻看“小镇警事”笔记时,看到当时一些周边生活场景的记录后觉得蹊跷。

  带着疑惑,李健多次“踩点”报警人居住地,敏锐地发现王某房前垃圾袋中有几张带着血迹的卫生纸。随后,李健不动声色地对此案开展深入调查,重新查看报警记录、执法记录仪接处警记录、家庭信息……一条条零碎的信息,在李健的“小镇警事”笔记中拼凑成完整的案情资料。

  “放心,我定会给你一个交代!”面对顾虑重重的王某,李健携手村妇女主任做其思想工作。三缄其口的王某最终承认多次被丈夫家暴而不敢发声,并在丈夫的逼迫下为其求情的苦衷。最终,王某的丈夫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李健办案暖到了群众心坎里,村民有‘难言之隐’都愿意跟他诉说。”茅村派出所教导员赵雷说。


  带伤蹲守为群众安全“排雷”

  “站不住了我还能蹲着,没事!继续蹲守。”这是第17本“小镇警事”笔记第一页中记录的文字。

  2021年6月20日,因左臀部炎性坏死才刚做完手术3天的李健,没等拆线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因为他心里一直记挂的流动加油车的线索源头有了“动静”。

  李健回忆,从6月上旬开始,他所在的茅村派出所辖区连续两次接到群众关于“黑加油车”的举报。天气持续高温状态下,“黑加油车”就像隐藏的“地雷”,一旦发生事故,将严重危害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天不排除‘地雷’隐患,老百姓一天就不能安心,必须尽快抓到他!”夜里,李健在办公室勾勾画画,找寻嫌疑车辆最有可能出现的点位。

  在没有车辆具体行踪的情况下,李健决定采取蹲守的方式,把嫌疑人“揪”出来。办过案的民警都知道,这是最常用的守候伏击模式,但有伤在身的李健,只能半跪甚至蹲在车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蹲守”。

  李健一“蹲”就是两天,吃饭休息都在点位上,最终将嫌疑人成功抓获,当场查获私自改装的厢式货车,内有暴晒在高温之下的成品油多达21吨,且离铁路道口仅20米。任务顺利完成,同事却发现,因为蹲得太久李健伤口已经裂开,整个裤腿都被血液浸透。

  7月9日,辖区群众宋福侠捧着一包外敷中药来到了茅村派出所,她说中药是乡亲们赠送给李健的,因为他帮村民铲除了“地雷”,祈愿他身体早日康复。

  在蹲守的背后,是李健对辖区群众的真感情。带着感情和温度办案,一直是他坚守的工作准则。作为一名分管刑侦案件的副所长,李健带领警组一年主办案件达30余起,7年时间累计打击犯罪嫌疑人近400人,为茅村镇企业、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80余万元。


  用好“代入感”侦办民生小案

  “代入感”是出现在李健的“小镇警事”笔记中最多的词。

  “面对受害群众,我把自己当成‘负能量转化机’,让群众在和我们的每一次接触中,感受到理解、信任的正向反馈。”李健说。

  2020年7月的一天,天气炎热,李健接辖区群众报警称,一位骑着三轮车卖葡萄的七旬老人钱包被盗,钱包里的763元是老人连续数日卖葡萄的“辛苦钱”。李健迅速赶到现场,看到老人坐在路边伤心地抹眼泪,葡萄也散落一地。看到警察来了,老人握着李健的手,泪眼中满是期盼。

  “如芒在背,誓破此案!”从那天起,李健连续加班吃住在所里,一帧一帧地调取监控、一遍一遍地研判信息,走访20余人、梳理70余条线索、分析10余条重点线索的矛盾点,终于在20余天后成功锁定嫌疑人张某,并将其抓捕归案。侦办案件中,李健得知嫌疑人张某患有慢性疾病,因家中贫困动起了盗窃老人财物的“歪脑筋”。

  在讯问室,李健推心置腹地与嫌疑人张某沟通,告诉他这些钱是老人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甚至说自己可以出钱先替他把医药费垫上。“我犯了错误,李警官还热心帮助,让我迷途知返,彻底服了……”嫌疑人张某惭愧地掩面痛哭,并向李健保证绝对不会再偷盗。没过几天,嫌疑人张某家属带着763元来到茅村派出所,郑重委托李健一定代他们全家向老人道歉。

  李健用“代入感”办好每一起民生小案,让受害群众和嫌疑人都收到了正向反馈。这种“我中有你,我就是你”的工作方法,也是李健7年多来总结出的“办案秘诀”。“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李健既是群众的贴心人,也是全局青年民警的硬标杆。”铜山公安分局政委赵建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