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言永平
老百姓在意的“小事”,都是我们的大事!
——访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言永平
“我在政法委工作了13年,实在是舍不得……”1月3日,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委政法委的欢送会上,时任该区区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言永平几度哽咽。作为政法委的“老同志”,这里的社会治理及平安建设工作倾注了言永平太多的心血,而今他被提拔至新的岗位——龙门镇人大主席。
2021年12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言永平成为129名受表彰的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之一。在他的组织和推动下,渌口区公众安全感测评(综治民调)连续6年排名株洲市第一,连续16年保持湖南省平安县(区)荣誉称号,连续5年被评为湖南省综治工作先进县市区;他提出的开展“六大”系列巡逻工作经验入围了2021年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前30名。
回顾多年的政法工作经历,言永平说,自己无非就是在工作岗位上,组织推动解决了老百姓比较在意的一些“小问题”,做了一些“小事”,让人民群众有了安全感而已。
“我为他人巡一天,他人为我巡一年”
2008年,言永平从株洲县(2018年改为渌口区)司法局调入县委政法委,负责协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当时,全县社情民意复杂,各种矛盾交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全省下游。
“每次,(县委政法委负责人)在市里省里开会,都会把头埋得深深的,脸上火辣辣的。”言永平说,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对政法工作有意见。
如何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言永平深知,只有深入群众,了解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多日的走访调研下来,言永平可没少听“控话”(株洲当地方言,意为“批评”的语言)。当时很多群众的意见,主要是没有安全感。在农村,村民一年好不容易喂养大的鸡鸭及看家狗,时常被人偷走。越是逢年过节,老百姓越是提心吊胆。更令人失望的是,这样的案子频频发生,却很少听说破案的。
作为一名农村长大的基层干部,他深知鸡鸭狗等家禽家畜对村民的意义。回到机关后,言永平将他调研掌握到的情况以及形成的工作思路及时汇报。随即,在县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公安机关在全县开展“破小案、解民忧”的行动,加大力度破获多起盗窃案件,严厉打击了一批偷盗扒窃分子。
然而,打击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实现“长治久安”?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言永平认为,只有在全域范围内形成高压态势,让违法犯罪分子没有可乘之机,同时在全社会形成打击偷盗扒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舆论氛围,才是最佳的办法。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紧紧依靠全县(区)干部群众。言永平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创造性提出开展片区大巡逻、警地联合巡逻、巡特警全天候巡逻、基层派出所警车巡逻、镇村夜间巡逻和县直机关单位参与城区夜间巡逻“六大”系列巡逻活动,为镇村统一配备巡逻装备,使一支支巡逻队变身为一个个“移动的微型派出所”“治安站”。
近年来,全区(县)上下形成了“我为他人巡(逻)一天,他人为我巡(逻)一年”的氛围,区(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也跟普通干部群众一样,每年至少当一晚志愿者。据统计,全域共组织开展巡逻58000余场次,实现治安巡逻全天候、无死角。
“网格走亲,党群同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和能力,也是言永平近些年重点思考的问题。
他及时了解掌握其他地市县区的先进经验,积极推动“雪亮工程”建设和平安智慧乡村建设,并多次向区(县)委政府领导汇报,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据统计,到2021年底,全区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分四期开展“雪亮工程”建设。与此同时,他还充分调动三大运营商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快平安智慧乡村建设步伐。目前,已经统筹全区公安及企事业单位1600余路、三大运营商3200路电子监控摄像头接入区综治中心,构筑起城区、乡镇、村组、家庭“四大视频监控圈”。
在多年的政法工作中,无论是平安创建,还是综治工作;无论是反邪教,还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无论是队伍建设,还是网格化管理,言永平总是能深刻领会上级方针政策,结合自身工作深入思考后,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比如,面对网格化管理工作,从网格的划分、网格员的招聘,到网格平台的开发,言永平都精心策划,牵头制定了《区镇村(社区)综治(网格)中心标准化建设指南》《渌口区网格员管理制度》《渌口区网格事件上报指南》三个规范性文件。他还大力推行“网格+”服务,组建“格格小分队”。在开展平安建设、安全防范、禁毒、疫情防控等工作的同时,打牢了三级综治中心的基座。他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优势,组织开展“两联两进两创”活动,让全区(县)的政法干警集中走访8个镇、260个网格、36个农村集市、42个重点企业和项目,2016年以来,共提供法律咨询62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万份。
为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建设,健全基层组织和便民服务,言永平更是夙兴夜寐。为密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言永平还协助党委组织部门在全县(区)范围开展“网格走亲,党群同心”“一联十”共创平安活动。
近年来,渌口全区(县)111个责任单位进驻139个网格(即村和社区),9015名党员干部与96632户群众结成“亲戚”。
“小平安”垒出“大平安”
深入群众,是言永平多年形成的工作习惯。
1995年,言永平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便被分配到株洲县最偏远的乡镇龙潭乡任司法助理员。
“村民的矛盾,主要都是一些小的邻里纠纷。比如,一块菜地、几只鸡鸭、几句口角……”言永平说,刚开始,村民们的法治意识普遍不强,只知道用“拳头说话”,最后闹得矛盾越来越深。言永平便着力将普法宣传作为他的主要工作任务。他先是从党员、村民小组长开始,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再就是结合具体案例,给村民宣讲法律;还定期不定期走进学校,给孩子们上法治宣传课,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学生向家长普法。
言永平通过数年的努力,用这些“笨办法”,从“小问题”“小事”着手,着力法治宣传,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地村民早已形成“扯皮不如找干部”的习惯,社会风气不断好转。
2001年,言永平被司法部评为“人民满意司法助理员”。他突出的工作成绩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获得了领导同事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那一年,言永平被调入株洲县司法局,负责办公室、公证处工作。在其任内,株洲县数次被评为“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县”。
“我们的平安创建工作为什么能持续在全市乃至全省保持领先?因为我们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度参与。”言永平介绍,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他们从每村每户的“小平安”抓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平安单位、平安社区(村)、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及平安家庭等“十大”系列平安创建活动。
“现在(平安创建工作)已经调动了每个家庭的积极性,每家每户都十分看重‘平安家庭’的评选。因为这是接下来获评类似‘最美庭院’等荣誉的前提。”据介绍,6年来,渌口全区(县)11万户家庭中先后有7万余户获评区镇“平安家庭”,“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共同建设平安、文明、友善、和谐社会的共识正在区内形成。
近年来,言永平先后3次被评为区(县)文明先进个人,2次被评为区(县)优秀共产党员。他所在的集体在平安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工作上均获得了省市先进集体荣誉。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如他所说“老百姓在意的‘小事’,都是我们的大事”。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