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容忍!北京警方推动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提档升级
本报讯(记者汤瑜) 日前,记者从北京警方获悉,近三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对暴力妨害民警执行职务的犯罪嫌疑人坚持“零容忍”,为全局300余名受诬告民警、辅警发放维权正名通知书,及时消除民警、辅警心理压力。
北京市公安局率先制定出台《北京市公安局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并于2019年2月1日与《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同步施行。《实施办法》建立以分级启动、抚助慰问、紧急就医等14项具体措施为支撑的维权保障体系,涵盖对被侵犯民警名誉、心理、身体、装备等各方面的全方位保障。随后又研究制定民警依法履职免责和容错纠错工作细则、办理侵犯民警执法权威案件等一系列保障制度规范。
三年来,北京市公安局依据相关规定和“两高一部”《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对于采用侮辱、谩骂、诽谤等方式阻碍民警执行职务的行为,使用推搡、拖拽、殴打等暴力手段妨害民警执行职务的犯罪嫌疑人,始终坚持“零容忍”,依法打击、绝不手软。特别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确“袭警罪”以来,对使用暴力手段袭击民警的犯罪嫌疑人一律依法、快速惩处,震慑了侵犯民警执法权威违法犯罪行为,民警执法信心、执法底气显著增强。
针对民警执法受侵犯后可能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北京市公安局建成全国首家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心理服务中心,组建全国首支维权心理专家团队,专门研发执法受侵犯民警心理服务系统,引入专业精神压力分析仪,植入40套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和国内外常用心理评估量表,从察觉甄别、评估反馈、危机干预等环节准确把握民警心理不同阶段的特点,对近三年全局受侵犯民警逐一开展心理评估,并进行心理干预疏导。同时,组建维权心理服务小分队,在侵权案件发生后48小时内,对受侵犯民警100%实施心理干预,减缓受侵犯民警的身心压力,帮助民警在心理层面筑牢坚固防线。
为及时消除民警因依法履行职务遭受诬告陷害、恶意投诉、不实举报等不法侵害造成的负面影响,北京市公安局强化依法履职保护力度,制定下发了维护民警执法权威正名工作规定等相关制度,明确正名流程、内容、范围。
北京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创新维权机制、完善规范措施、狠抓规定落实,在新的起点上提升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和法律尊严、保障民警依法履行职务的能力水平,确保民警以最佳身心状态投入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