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泉港区法学会延伸工作载体将法律服务送到基层群众身边

在法治实践中持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法学会在福建省、泉州市法学会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泉港区法治文化宣传、法律服务及普法阵地、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等工作中,在提高基层民主法治、城乡法治化管理水平等方面贡献法学会力量。

  特别是今年5月19日“2021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启动以来,泉港区法学会积极发挥各类基层普法阵地作用,加大普法力度,弘扬法治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坚持全民普法、全民守法,在法治实践中持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积极宣传民法典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人民群众提供专业、精准、高效的法治服务。


  参与普法阵地建设

  推进基层民主法治

  泉港区法学会将中心工作融入全区平安建设、依法治区大局中,积极引导有法学专业背景和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法学会会员,参与到基层普法宣传阵地建设中。

  近年来,泉港区共投入1960多万元,建成区、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评选出33个法律顾问示范村,示范点覆盖率达33%以上;建成法治文化公园21个、法治文化广场9个、法治文化长廊17个、法治教育基地17个、法治图书室65个。泉港区人民检察院建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综合运用“声、光、影、电”等技术手段,采取讲解引导、放映电教片、实景体验等形式,直观展示各地反面典型,累计开展职务犯罪普法宣传200多次,受众达上万人。泉港区界山镇投入210多万元建设东张村法治文化公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法治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将法治理念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泉港区后龙镇依托土坑村古民居建设土坑法治文化广场,在继承和发扬土坑村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打造“自治、法治、德治”宣传示范村。

  普法宣传阵地的不断建立健全,极大推动了泉港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了城乡法治化管理水平。近年来,全区101个村(社区)分四批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创建面达100%,其中7个村获省级表彰命名,17个村获市级表彰命名,76个村获区级表彰命名,前黄镇凤阳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用法律服务

  提高基层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在今年的“12·4”宪法宣传周活动中,泉港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联合区依法治区办公室开展了系列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利用手机端向全区群众发送法治宣传短信37万条,开展线下活动33场次。

  近年来,泉港区法学会联合其他政法部门、会员单位,依托基层普法阵地,在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上狠下功夫,形成了多个面向基层群众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品牌,组织开展基层法治宣传“六百六十”工程。“六个一百”即播放百场法治电影进基层、举办百场法治讲座八进活动、建设面向群众的百个法治宣传栏、评选百名法治宣传能手、规范化建设百个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提升百村法律顾问服务能力建设;“六个十佳”即评选“十佳落实三项制度示范单位”“十佳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十佳融自治法治德治为一体的法治教育示范村”“十佳‘枫桥经验’提升示范点”“十佳行政争议调解工作示范点”和“十佳金牌调解员”。

  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农村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泉港区法学会联合其他会员单位及相关部门,重点培养了一批以“两代表一委员”为骨干的基层“法治带头人”,带领农村“法律明白人”,深入农村开展普法宣传。自2019年以来,已经在村镇设立“两代表一委员”普法工作室36家,授牌表彰农村“法律明白人”600名。

  另外,针对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工作,泉港区法学会会员积极参与到该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巾帼维权志愿者”等多支公益服务队伍中,为各单位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同时提供“双向选择”服务,即在统筹安排全区整体宣讲计划的基础上,各单位可通过自主选择主题和讲师安排宣讲活动。2016年以来,共开展宣讲活动800多场次。

  为延伸法学会工作载体、拓展服务领域,及时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泉港区法学会依托泉港区综治中心,于今年11月成立了区级法学会工作站,将法律服务延伸到基层群众身边。记者了解到,该工作站有独立办公场所,吸纳了泉港区法学会理事、法官、检察官、民警、律师等法学法律专家人才作为工作站成员,在普法宣传、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参与重大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方面,工作站成员运用自己专业的法律知识及时为群众定分止争。截至目前,共推动泉港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7件。


  助力未成年人普法“源头工程”

  针对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群体,泉港区法学会及其会员单位联合教育部门,不断深入实施青少年普法“源头工程”。该法学会推动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出台青少年普法工作意见,坚持把法治教育内容纳入德育课程,在中小学升旗仪式、开学和毕业典礼、主题班会等活动中融入法治教育,夯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基础。同时,联合多部门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目前已走进56所中小学校,开展法治教育主题图片展、模拟法庭、法治教育讲座、法宣游园、法治主题班会等活动160余场次,惠及中小学生3万余名。

  值得一提的是,泉港区结合“源头工程”,还精心组织培育了“法治青春”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项目。正在实施的“青春与法治相伴”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项目,设立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泉港一中、美发中学、庄重文实验小学等首批青少年法律服务驿站。通过委托专业社工队伍,以全区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以“我是法治宣传小能手”培养计划、防诈骗实验室、“欢乐暑假、法伴我行”青少年法制夏令营、“‘律’动青春”个案成长计划等项目为载体,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还聘任了12名“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志愿者”,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泉港区法学会着力在提升“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常态化普法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上下功夫,不断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机关、单位、乡村、社区、学校、企业、渔排等开展法治宣讲及法律咨询活动。泉港区法学会联合其他部门,组织法学会会员到前黄镇凤阳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常态化开展“我与宪法”等专题普法宣讲活动,结合真实案例,为未成年人分析违法犯罪的心理、动机和原因,教育青少年如何知法、守法,如何应用法律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前黄镇凤阳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是一所纯公益性青少年社会教育基地,是依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普及、社会实践等载体搭建的青少年成长服务平台,常设有法治宣传栏、法治活动室等功能场所,以及“道德讲堂”“法律讲堂”“心理讲堂”“安全讲堂”等特殊课程。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普法受众面,积极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常态化走出机关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活动,为平安泉港建设献计出力,同时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使法学会成为广大会员的幸福家园。”泉港区法学会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