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台胞权益保障十大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陈和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台胞权益保障十大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分别为:北京某科技公司诉台湾地区居民姜某某劳动争议纠纷案,某台资自行车公司诉广州两自行车公司虚假宣传纠纷案,某台资塑胶公司诉浙江某进出口公司及其股东宁波某塑胶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广东某拉链公司诉厦门某服饰公司、黄某某买卖合同纠纷案,台湾地区某保险公司诉利比里亚某海运公司、台湾地区某海运公司、林某某、张某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纠纷案,江苏某台资电子科技公司诉江苏某台资半导体公司、纪某某买卖合同纠纷案,陈某某盗窃、抢夺案,江某某、游某康、游某丽诉李某某、某船务公司、谢某某海上人身损害责任纠纷案,天津某台资电子公司与某客运公司、某旅行社旅游合同纠纷执行案,陈某某诉耿某某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
据介绍,这十大案例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强化全面平等保护。人民法院积极回应新时代两岸融合发展新形势和台湾同胞对司法服务新需求,坚持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保护平等和发展机会平等,强化对台湾同胞的依法全面平等保护。本次发布的北京某科技公司诉台湾地区居民姜某某劳动争议纠纷案,即是平等保护台湾同胞劳动权益的典型案例。二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人民法院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对台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积极推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本次发布的某台资自行车公司诉广州两自行车公司虚假宣传纠纷案等,均彰显了人民法院严格保护产权、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立场与决心。三是坚持提供优质诉讼服务。为更好满足台湾同胞多层次多样化的解纷需求,最大限度提升解纷效能,人民法院大力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本次发布的江苏某台资电子科技公司诉江苏某台资半导体公司等多个案例均生动反映出人民法院向台湾同胞提供优质诉讼服务的扎实举措。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法院将以此次典型案例发布为新起点,继续做好涉台司法工作,持续推进落实司法惠台措施,进一步提升依法全面平等保护台湾同胞合法权益水平,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尽责担当,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