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稳企安商护航城市高质量发展
“码上办理”助推涉企服务提速增效
本报讯(□李锡平 通讯员姚舞云 魏健怡) 今年以来,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找准营商环境短板,开展“跟进式”“保姆式”服务,帮助解决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架起警企“连心桥”,有效服务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近日,中山市召开“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中山市公安局迅速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讨会、推进会,传达学习有关会议精神,部署开展全警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聚警心、集警智、励警行,动员全警自觉融入全市“转作风”热潮,以中山公安的担当为中山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创新服务 “码上办”快速出炉
“码上办”指的是申请人凭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身份证号码即可办结业务的一种服务新模式。在传统模式下,申请人办理一项业务,等待审批过程中需要提交全部材料并往返多次,为提高涉企服务效能,中山市公安局依托三个步骤开创了“码上办”新服务模式。
首先,实施告知承诺制,明确基本材料。公安局依法将企业办证所需材料划分为“基本材料”和“后补材料”,只要申请人具备基本材料,并承诺在规定期限内补齐后补材料,即可办结业务,服务“马上办”。其次,公安局主动调取证照,无需群众提交。申请人只需提供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身份证号码,由经办单位持号码到市数据中心调取基本材料的电子证照进行审核,即可完成审批,办证“免提交”。最后,现场收齐材料,免予群众跑动。一旦申请人补齐后补材料,经办单位将派员到企业现场核查并收齐后补材料,企业全程“免跑动”。
为防止改革落地之后演变成搞形式、走过场,中山市公安局坚持惠及长远,试点改革,逐步推进“码上办”改革措施,确保取得实绩实效。今年5月初,该局先选取11项公安涉企服务试行“码上办”改革措施,及时总结改革经验。
“码上办”服务新模式实现了群众办证“马上办”“免提交”“免跑动”,极大提高了公安政务服务效能,获得辖区企业的广泛赞赏和高度肯定,广东省公安厅在专项会议上将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广。
加速推进 新增10项“码上办”
按照中山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公安机关主动作为,经过认真梳理和技术攻关,在全省首推11项涉企免证办事“码上办”的基础上,11月中旬又新增了10项“码上办”改革措施,并于11月12日开始实施,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助力中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增“码上办”的项目包括旅馆业变更企业名称、经营地址、增加或减少经营面积;印章变更企业名称、经营地址、增加或减少经营面积;从事收购、维修、加工行业经营备案和娱乐场所备案等。
此前,按照相关要求,办理这些项目需要提供的材料较多,而且需要申请人多次往返到场办理。优化后,整个办理过程变得十分简单。首先是即来即办,本次实施告知承诺制的10项涉企政务服务,只要申请人持有相关基本材料,承诺在10个工作日内补齐其他材料,并确保相关场所符合法律要求,经办单位即可当场办结并发放办理结果。其次是减少了跑动次数。承诺期限届满,由经办单位派人到现场检查确认承诺内容的真实性,并现场收取申请人未提交的申请材料,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跑动次数。另外,经办单位可使用申请人统一信用代码或身份证号码,直接从大数据证照库中调取申请人的电子证照等基本材料进行审核,免去了申请人提交纸质版的繁琐。
成效显著 为“秒批”奠定基础
传统模式下,申请人办理涉企业务耗时较多,同时需要提交全部申请材料,缺一不可。有时遇到材料缺失、不规范等问题,还需要来回往返递交材料,效率低下。以旅馆业为例,改革前企业取得特行证的时间短则1周,长则1个月,需提交材料十几份,往返办理次数至少3次。改革后,只要企业已完成前置审批,具备开办基本材料,即可以当场获批证件,无需等待,无需提交材料,无需重复跑动。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人力上,都节省了很多成本,服务体验大大提升。
“码上办”改革减免了办证申请材料,为打造“一键申请,一秒审批”的“秒批”式服务奠定了基础。同时,“码上办”改革还简化了公安政务服务办理流程,并将服务延伸至城市边角、村居委会。
“五零”标准 营造更好营商环境
中山市公安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立足主责主业,充分发扬“公安当先”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员”精神,出台《中山市公安局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以“五零”标准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做大做强和中山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零缺位”问需于企。部署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千警走万企”活动,发动广大民警主动走访企业,紧紧围绕关系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治安环境、外来员工服务、行政审批、涉警涉法等实际问题,充分听取企业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尽力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坚持“零容忍”打击犯罪。建立完善涉企案件侦办机制,严厉打击侵害企业的强揽工程、欺行霸市、非法高利贷放贷、插手民间纠纷等涉企黑恶犯罪,深挖严打合同诈骗、职务侵占、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涉企经济犯罪,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和经营环境。
坚持“零距离”服务惠企。全面深化公安涉企“放管服”改革,深化拓展公安涉企政务服务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实现更多涉企服务“一码通办”以及证照库清单内相关证照100%免提交,涉外企业高层次人才办理签证实现“即来即办,当天可取”。在该市翠亨新区探索实行对辖区内重点龙头企业发放“绿卡通”,凭卡可享受公安窗口办证免预约、免排队、专人导办等“管家式”服务,并将适时在全市推广。
坚持“零懈怠”预警防范。建立警企无缝对接联系机制,通过在市重点企业、行业协会设立驻企警务室和建立辖区民警挂点企业机制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直通联系,及时推送最新犯罪预警信息,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传、反诈宣传,积极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提供帮助,为企业、协会提供案件咨询、受理、立案等相关工作流程方面的帮助。
坚持“零隐患”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工业园区厂企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安全隐患治理专项行动,指导园区企业规范内部道路交通设施,争创交通安全文明单位。同时,加强企业员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企业员工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企业因交通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