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士张晓杰,一路走好!
很抱歉,今天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
11月26日晚,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陈埭镇鹏头村一厂房发生火灾。在火灾扑救过程中,风向突变,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站长助理、三级消防长张晓杰因火场轰燃被困失联。27日凌晨1时10分,张晓杰被找到,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6岁。
张晓杰2003年12月入伍,2009年7月入党。18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他累计参加灭火救援战斗5300余起,先后参加“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灾、跨区域增援江西抗洪救灾、抗击超强台风等急难险重任务和省内多起重大灭火应急救援战斗,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2次,被评为“十佳士官”“优秀士兵”“红旗车驾驶员”等荣誉称号。
11月29日,应急管理部政治部批准张晓杰为烈士。12月1日上午,张晓杰遗体告别仪式在泉州市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现场,社会各界敬献的花圈、花篮排成了寄托哀思的花墙,述说着无尽的怀念和敬意。
用生命诠释“最美逆行”
11月26日20时45分,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晋江市陈埭镇鹏头村一厂房发生火灾。着火厂房内部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起火后产生大量高温浓烟及有毒有害气体。火灾迅速向下蔓延,形成立体燃烧,堵截控火难度极大。陈埭镇地处沿海地区,事发时阵风8至9级,风势加快了高温有毒烟气蔓延速度,情况十分危急!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接到增援指令,火速赶赴现场。
“我是老兵,让我上!”到场后,救援老兵张晓杰把相对安全的供水岗位留给战友,主动加入攻坚小组,带领攻坚组在一楼西侧设置水枪阵地,堵截火势蔓延。现场热浪一波接一波袭来,张晓杰和战友们没有退缩,一心想着早点压制住大火。
11月27日凌晨0时20分左右,火灾现场风力增大、风向突变,大量高温浓烟扑向一楼西侧,水枪阵地周边的塑料米堆垛,在高温浓烟下瞬间轰燃。在前方灭火的张晓杰被困火海……
“我们进行了搜救,大家都盼望奇迹的发生。”得知张晓杰牺牲的消息时,战友们忍不住失声痛哭,泪水顺着被烟火熏黑的脸庞流淌下来。
张晓杰曾说过,“每当看到老百姓往外逃生时,就只有一个念头:快点把火扑灭,把人救出来。”在18年的消防工作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朴实的誓言。
“我们当兵的,对家人都是报喜不报忧。”每次出警,张晓杰都不让家人知道,怕他们担心,为此他也深感愧疚。2015年,在一起重大化工事故处置中,张晓杰瞒着新婚妻子,与战友赶赴增援,连续作战两天三夜,成功扑灭大火。战斗结束回家后,张晓杰一进门就被妻子埋怨:“你去灭那么大的火,要给我说下啊!”虽被妻子责备,但张晓杰心里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满满的爱。
2020年7月9日,福建省南平市遭遇洪灾,邵武市故县石墨厂也是受灾地之一。作为前置增援力量的张晓杰带领救援小组,蹚过齐腰深的洪水,“五进五出”,与战友们一起成功营救出79名被困群众。同年7月13日,江西省余干县、鄱阳县汛情告急。张晓杰不顾长途劳累,随队转战增援。在堤坝一线,他带领战斗小组顶着烈日酷暑开展作业,用沙袋加固渗水堤坝,协助做好救灾物资搬运工作。
“这一次,我们没有等来他的平安归来……”张晓杰的战友讲述他生前的救援事迹时,已经泪流满面。
“无所不能的张助理”
张晓杰的舅舅是一名扎根基层、有着30年兵龄的老兵。他回忆道:“晓杰上进好学、非常孝顺。”当年当兵时,他就勉励外甥,既然选择了这行,就要爱它,做好每一项工作。“如今,他做到了。”
“晓杰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大队长林延峰说,2021年11月,泉州市消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之前,队里把竞赛集训的任务交给张晓杰。张晓杰既当战斗员又当教练员,仔细揣摩每一个比赛项目,认真研究每一个动作细节,和队员们一起积极备战,经常训练到深夜。
有了新想法和好点子,不管多晚,他总是第一时间冲向训练场试验。年轻消防员有时会抱怨,觉得多练十次、百次,只为了提高几秒钟的成绩,有意义吗?张晓杰严肃地对他们说:“‘练为战’不是一句空话,我们今天多花1分钟时间练习技能,今后在火场,就可能会多1分钟时间抢救群众。这1分钟也许就是一条生命。”林延峰大队长说,在张晓杰的引导下,消防员越来越明白勤学苦练的意义,全身心投入每一次训练,特勤大队也取得了全市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
“想要别人尊重你,你得拿出过硬本领。”这是张晓杰的座右铭。为更好履行站长助理职责,他对每一项工作都精心研究,熟练掌握。比如,“晓杰是个修车能手,他总是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认真钻研每一部执勤车辆,带领新驾驶员一部车、一部车地讲解使用事项和故障排除。”指导员陈加平说。在张晓杰带领下,驾驶员很快掌握了车辆基本故障的排除技术。
“他还是支队少有的能够驾驶中巴车的A1证驾驶员。有一次,他刚刚驾驶中巴车完成勤务任务归队,就接到一起警情。他顾不上休息,马上穿上战斗服驾驶消防车随队前往火灾现场。此外,他还取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无人机飞手最高级别AOPA驾驶证。”说到张晓杰,战友们都叫他“无所不能的张助理”。
暖心的家庭“顶梁柱”
在工作中,他是关爱战友的好大哥;在家庭生活里,他是暖心的家庭“顶梁柱”。
“每到推荐立功受奖人员的时候,他都是往后靠,把荣誉让给别人。在一次建筑坍塌重大事故救援中,张晓杰主动提出不参与推荐记功奖励,他说自己是老同志了,就不参与评选了,把机会给年轻消防员。”战友黄志立说。
“我和张晓杰是队里有名的‘张齐’组合打洞能手。”齐天宇说,新兵下队第一天,就跟着张晓杰学习,逐步成长。在每年的地震救援演练中,他们都一起操作凿岩机,也因此有了这个称号。在建筑坍塌、地震救援演练中,经常要弯腰在狭小空间作业几个小时,张晓杰总是自告奋勇,从来没有听过他喊累喊苦。后来,齐天宇才知道,张晓杰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
齐天宇说,在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初期,走还是留,让他有些迷茫。张晓杰鼓励他:“我们当初选择消防,就是要为了服务祖国、贡献百姓。现在我们更要坚守初心,才不枉我们的选择!”
“晓杰总是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晓杰的父亲2016年因病去世,母亲年迈多病,他从来没有报怨过,他的工资大部分都寄回家,每个月只留下500块钱零花。平时,在训练间隙,晓杰会拿出儿子的照片向我们‘炫耀’,脸上挂着憨憨的笑容。可是现在,这憨憨的笑容我们再也看不到了。”陈加平说,张晓杰非常热爱生活,每次休假他都会先到市场买菜,然后回到家中为家人准备饭菜,还经常用自己的“小金库”为老婆孩子准备礼物,制造惊喜。
就在他牺牲的前一天,被安排了调休。尽管家里怀孕四个多月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需要照顾,他仍决定坚守一线,只是和妻子视频通话。他说:“队里任务重,这周请不了假,下周一定请假,陪你们去公园玩。”谁都没想到,他对妻儿的承诺却无法兑现了……
“爸爸去哪里了?”张晓杰3岁的儿子豆豆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的姑姑只是告诉他:“爸爸去很远的地方集训了,要很久才回来……”
12月2日上午,张晓杰烈士的骨灰在战友护送下抵达家乡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安葬于该县红星乡烈士陵园中。当日清晨,在张晓杰烈士“回家”的路上聚满了闻讯而来的人群。在诏安县,来自家乡的父老乡亲、消防官兵、师生代表、公安民警、机关干部等组成迎接队伍,一起迎接烈士回归故乡……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张晓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