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全国迎来第四个“宪法宣传周”。此次“宪法宣传周”主题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连日来,全国各地法学会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紧扣活动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度高的法治文化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法治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思想理论上的集中体现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十一个坚持”时,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作了深刻论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表明: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持续探索、不断推进法治建设,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已成为我们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光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高质量开展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舞台。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认真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中书写华章。要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加强对法治领域错误思想观点的辨析批驳,帮助干部群众明辨是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要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要积极参与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宪法意识,为建设法治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法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和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要求,在新征程上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充分发挥智库重要作用,努力把全面依法治国的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推动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要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的研究,充分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的重要平台作用,加快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要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将宪法宣传教育等融入“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建设运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等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