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法学会发挥职能作用推进依法治区综述

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奋力推进广西法学会事业创新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法学会发挥职能作用推进依法治区综述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法学会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担当实干,推动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呈现新亮点,党组织建设和法学会改革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省级法学会前列。


  服务大局出实效

  在推进建设法治广西、平安广西的进程中,广西各级法学会具有重要的职责使命。

  那么如何适应法治建设的新形势,更好地服务全区发展大局?广西各级法学会交出一份耀眼成绩单。

  在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文明蔚然成风。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善,矛盾可妥善调解,文化墙、法治公园和普法活动,更是描绘出了一幅具有活力的乡村文明画卷……

  这一切,离不开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委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朝阳带领全村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坚持把普法工作作为新立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依法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使新立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充满活力。

  2021年10月,罗朝阳入选“2016-2020年广西法治建设先进个人”拟表彰名单。

  为激励更多优秀法治人才担当作为,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自治区法学会与自治区司法厅举办“广西法治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表彰先进集体200个、先进个人600人。

  这是法学会助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区的一个小视角。今年以来,广西各级法学会探索符合中央精神、切合广西实际的法治建设途径,助力构建“五治融合”社会善治体系,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广西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组织法学会会员开设法治课堂,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依靠法治保障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针对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乡村振兴领域矛盾纠纷化解,通过咨政建言推动立法,运用法治推动和保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法治交流活动,组织参与由中国法学会指导,广东、广西、海南、四川、新疆等部分省级法学会主办的“西部法治论坛”“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民族区域法治论坛”等活动,征集论文800余篇,促进法学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

  广西各级法学会组织法学法律专家扎实开展法律服务百家民营企业活动,推动公益法律服务覆盖209家民营企业,助推“依法治企、依法护企、法商助企、法治兴企”,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尽心竭力解民忧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广西各级法学会坚持贴近群众,以法治思维解决群众难题。

  北海市侨港镇居民王北妹与梁亚娇是归侨,也是妯娌,两家人共分得一套面积约72平方米的安置房。2020年11月中旬,王北妹与梁亚娇因房屋租金分配问题发生争执。

  由于多次沟通未果,王北妹向北海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提出申请,希望解决两家人的矛盾。北海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创造性地将当地“凉茶”特色融入调解之中,推行“凉茶调解法”,成功调解了这起纠纷。“凉茶调解法”即以一杯凉茶化解当事人的“火气”,以一席闲聊倾听诉求、消解忧愁,营造轻松、平静的调解环境,修复当事人的“情感裂痕”。这套调解方法已成功化解多起职工群众矛盾纠纷。

  2021年3月,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在全国两会期间播出了这一故事,在社会上产生良好效果。

  化解矛盾纠纷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广西各级法学会充分发挥会员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化解,切实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在前两年每年化解100件信访积案的基础上,今年,广西各级法学会把法学会会员包案化解“三重”信访积案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抓手,收到了不错效果。

  来宾市法学会组织市、县法学会会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包案化解信访积案”活动,强化高位推进,突出“一案一策”,取得显著成效。

  北海市法学会充分发挥法学法律人才优势,着力构建以法治为核心的矛盾多元化解格局。打造“六尺巷”调解室、茶亭路社区“一啖茶”调解室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矛盾调解工作室;打造“流动庭审式”矛盾纠纷调解法,获得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

  化干戈为玉帛,化民忧为民乐。截至今年10月1日,全区共化解信访积案100件,全部完成年内自定任务,其中实体化解82件。三年来,广西各级法学会累计化解“三重”信访案件300件,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广西各级法学会用心用情用法解决群众之忧,让为民服务呈现新的“打开方式”——

  创新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组织专家团队,围绕地方重大公共决策、防控重大法律风险、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化解重大信访积案等“四个重大”,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专家会诊、首席把脉、公众参与”的“六位一体”工作模式,得到上级部门的批示肯定。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法学会全面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

  接地气开展法治宣传。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边疆行”“法律服务民营企业八桂行”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深入推进“法治文化校园行”,开展“八桂未检护航”宣讲。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广西民族大学主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增强高校师生识骗能力和防骗、反诈意识,守好师生“钱袋子”。


  自身建设出实招

  打铁必须自身硬。为全力推动法治广西、平安广西建设高质量发展,广西各级法学会以牢不可拔的决心,坚定不移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严字当头,切实加强法学会自身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从严治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着力抓好自治区党委第一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从严从实抓好巡视整改,在今年6月底,全部完成61项整改任务。

  积极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驻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纪检监察组开展政治监督等工作,切实加强对法学会系统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开展专项整治,从严纠治“四风”,确保法学会机关没有违法违纪行为。

  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机关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围绕“一条主线”“两高要求”“三个突出”“四项任务”,扎实开展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和宣传引导,组织媒体单位在报纸等设立专栏,深度报道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大意义、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组织法学专家学者在全区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建章立制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深化建章立制,整治机关作风顽疾,为基层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

  广西各市县法学会200多名干部参加了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通过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法学会机关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队伍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及自治区实施意见,加大改革力度,着力推动各级法学会组织体制、工作机制、运行方式的改革创新,加强各级法学会规范化建设。全区法学会53项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14个设区市法学会和109个县级法学会出台了改革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