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市南谯区法学会积极组织参与反诈工作

助力反诈宣传“入脑入心”


  自开展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活动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积极部署,滁州市公安局南谯分局在全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同时,不断推进建立“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工作体系,将宣传触角向特殊人群延伸,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格局,有效增强了群众防诈敏感性和辨识度。

  目前,滁州市南谯区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成效明显:今年7月至10月,南谯区电信诈骗案件立案数、财产损失数同比、环比四连降,成为滁州市8个县(市、区)中唯一一个实现立案数、财产损失数同比、环比四连降的地区。


  宣传触角延伸至社区楼栋

  为切实维护居民财产安全,滁州市南谯区法学会组织成员单位滁州市公安局南谯分局联合各部门,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系列活动,将反电信诈骗宣传延伸至社区楼栋。

  据了解,滁州市南谯区共有各类学生群体7万余人,为增强学生、家长和广大师生电信诈骗防范意识,在反电信诈骗宣传“进学校”活动中,南谯区不仅采用摆放宣传展板、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等传统宣传方式,还利用学校举行开学班会、“开学第一课”、家长会等契机,通过班主任、高校辅导员等,及时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反电信诈骗知识,以增强他们自我防范意识。

  今年9月,滁州市公安局南谯分局推行“一企一警”服务工作模式,即一名民警联系一家企业,推动警务前移,警企联动。该工作模式在反电信诈骗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滁州市公安局南谯分局民警许婷婷介绍,民警在定期走访包保企业时,为企业员工安排“面对面”电信诈骗防范培训,并以“一对一”教学方式,引导帮助企业员工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防诈识诈”能力。

  在居民社区,南谯区反电信诈骗宣传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线下主要通过悬挂反诈条幅、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使各小区防电诈宣传横幅上墙,社区流动广播和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反电诈音频、视频素材,增强居民防骗意识;在线上,街道、社区各级微信群成为主要宣传渠道。许婷婷介绍,各级微信群在此次反电诈宣传中覆盖人群至少达到30%。

  以南谯区银花街道为例,该街道下辖7个社区共有453个楼栋微信群,每个楼栋微信群均有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他们不仅直接在群内线上为居民处理问题,还转发由滁州市公安局南谯分局编写的反电诈宣传案例、视频等宣传材料。

  “453个微信群实现了银花街道反电信诈骗宣传小区全覆盖、楼栋全覆盖。”南谯区银花街道办事处综治中心副主任张岩说。


  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宣传

  “反电诈宣传与其他宣传不同,需‘入脑入心’才有效果。我们的宣传不仅注重宣传面的‘广度’,还注重效果,保证重点受害群体不仅‘看得到’,还能‘看得进去’。”许婷婷说。

  为了保证宣传效果,在宣传内容上,滁州市公安局南谯分局针对重点人群,如学生、“宝妈”、企业员工、会计出纳等不同群体制作了不同的宣传内容。比如,面向老年群体,主要宣传防范保健品诈骗知识;面向女性,主要宣传谨防虚假购物诈骗等知识;面向大学生,主要开展防范校园贷诈骗宣传。

  “根据辖区案发情况,上述群体是易受电信诈骗侵害的重点人群。为了精准宣传,我们推出了不同的宣传内容。”许婷婷说。

  小视频、短视频是年轻群体接受度较高的宣传方式。自去年10月开展电信诈骗防范宣传以来,滁州市公安局南谯分局拍摄了多个与电信诈骗有关的视频情景短剧。

  该分局自导自演的四集情景短剧《海娃追爱记》,将网络中常见的“杀猪盘”等诈骗方式拍成短视频,提醒群众谨慎网络交友,切勿随意暴露自己的私人信息。

  另外,南谯区反电信诈骗宣传内容还会随着不同诈骗手段的出现而“更新”。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南谯区共发生65起学生被骗案件,其中32起损失金额达3000元以上,共计损失50万元。这65起案件中,主要有“刷单”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交友诈骗、游戏类诈骗、买卖二手物品诈骗等。针对这些情况,南谯区在针对学生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时,常以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加警方提醒方式,警示学生群体提防被骗。

  今年7月,滁州市南谯区龙蟠街道多个小区居民遭遇网络兼职“刷单”诈骗。其中,该街道天逸华府竹园一居民在陌生微信群点开陌生链接后下载“方洲”App,在App内刷单做任务时,先后向对方转账共8800元。该案例经过隐名处理后出现在龙蟠街道第八期《反电诈宣传警示教育案例》宣传中,提醒居民防范兼职“刷单”类型诈骗。

  “真实案例宣传效果比较好,及时性也比较强,能引起大家共鸣,更有利于居民提高警惕性。”南谯区龙蟠街道办事处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戚涛说。


  以点带面 促进反诈意识整体提升

  开展宣传工作离不开宣传队伍建设。滁州市南谯区法学会联合滁州市公安局南谯分局组织召开“反电诈培训会”,组建反诈教员团队,以点带面,有效带动全区居民反诈意识整体提升。

  目前,南谯区已组建了由区直单位、镇(街道)、大中专院校工作人员组成的反诈教员团队。该团队现有教员60人,他们已深入企业、居委会、学校开展反诈宣讲会20余次。

  许婷婷是上述反诈教员的培训主讲教师。她介绍,他们主要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培训反诈教员。在培训会上,集中分析近期发生的典型网络诈骗案例,并重点为反诈教员详细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用手段、案件特点、案发规律,以及反电信诈骗工作的宣传方式、宣传要求等。

  张岩是南谯区反诈教员团队中的一员。今年上半年,张岩参与了两次由滁州市公安局南谯分局开展的反电诈培训会。“通过培训,我学到了许多反诈知识,并将这些反诈知识向辖区群众进行了宣传。作为街道工作人员,我们要通过广泛宣传反诈知识,引导群众财产不受损失。”

  另外,社区网格员和物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是此次反电信诈骗宣传的重要力量。

  张岩介绍,银花街道以社区网络为阵地,组织网格员通过开展反诈宣传“扫楼”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该街道的网格员主要分为技术网格员、政法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党建网格员四类,由社区工作人员、辖区老党员或者老干部、南谯区公检法司工作人员以及街道工作人员组成。另外,由各小区热心群众、楼栋长等组成的网格信息员也参与到此次反诈宣传中。

  这些反诈宣传人员通过“面对面”宣传、发放宣传单等方式,为居民详细讲解电信诈骗常见的种类、常用的作案手法和作案方式、特点以及识别、防范的方法,提醒居民遇到疑似电信诈骗应及时报警,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进一步提升反电信诈骗宣传工作的效果,南谯区龙蟠街道在宣传队伍建设上主抓物业人员宣传管理,并将反电信诈骗宣传工作纳入物业排名考核。“物业是重要的宣传力量,对居民情况较为了解。将反电信诈骗宣传工作纳入物业排名考核,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反电信诈骗宣传实效。”戚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