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七五”普法成效显著

普治并举抓落实 法润人心结硕果


  “七五”普法规划实施的5年,与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执行时间高度契合。这5年,北京市西城区特色鲜明、务实有效的普法宣传工作,让辖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显著提升,为“十三五”时期西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

  凝聚有效工作合力

  “七五”普法期间,中共西城区委成立了由区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的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由区政府领导变为了区委全面统筹,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完备。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强化工作统筹协调,每年制定下发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指导全区各部门有序开展工作。此外,还成立了西城普法联盟,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考核评价机制和定期协商机制等。全面建立律师、行政执法人员、法官、检察官“以案释法”工作制度,普法责任单位积极履责,形成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合力。

  西城区“七五”普法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16家单位被评为北京市“七五”普法先进集体,15人被评为北京市“七五”普法先进个人。


  聚焦中心重点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西城区聚焦重点任务,先后组织开展“践行红墙意识 弘扬宪法精神 推进法治西城建设”“唱响国歌 守护国旗 致敬国徽”等主题普法活动。制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电子挂图微动漫、普法宣传海报和以案释法宣传册等资料,利用各法宣阵地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营造依法科学防控的氛围,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结合“法律十进”和“以案释法”,聚焦民生,服务中心工作。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责任单位在国家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疫情防控、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社会热点难点方面加大普法力度,做到月月有主题,宣传有重点。全区开展普法活动2万余场,发放宣传材料100余万份。


  着眼基层基础

  保障改善民生福祉

  建设区、街、社区三级普法阵地,实现法治宣传教育网络全方位覆盖。在全区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法治文化活动,组织法治文艺大赛和“法治文艺走基层”巡演等活动。区司法局和区法院联合开设西城“诉源治理直通车”普法讲堂,累计开展以案释法等活动30余次,线上线下近200万人次参与。各街道各社区通过张贴普法海报、播放普法微动漫、开展法治讲座、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送法进千家万户。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广外街道红居街社区等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抓牢重点对象

  确保落地落实落细

  西城区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将落实情况作为全区依法行政考核、普法年度考核等指标。固化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区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国家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区领导带头出庭应诉等机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促进青少年法律素质提升。开展“宪法进校园”“小手拉大手”等特色主题活动1000余场,连续21年举办“西检杯”中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使其成为西城区和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品牌活动。


  打造特色亮点

  创新法治宣传形式

  西城区建设了国粹苑等一批具有西城特色的普法阵地,并孵化出“京剧普法”等系列品牌普法项目。通过西城普法联盟新媒体矩阵,利用微信、微博、直播、抖音等方式,开展“云普法”,建设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普法专栏。在“北京西城”官方微博开设“七五普法”和“西城普法小课堂”专栏,发布微博600余条,总阅读量300余万。在居民楼和商务楼宇3547个点位的电梯智慧屏投放普法公益广告,扩大普法覆盖面。同时不断加强普法作品创作,2016年至2020年连续在北京市法治动漫微视频比赛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和各类作品奖项。

  在接下来的“八五”普法实施阶段,西城区将坚持全局观念,从全面依法治区的高度谋划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需求导向,在分类指导、靶向施策上着力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系统思维,从补齐短板弱项、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引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创新意识,在贯彻新理念、探索新模式上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