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禄丰市法学会助推少数民族地区法治乡村建设

送法进村解民忧 “双语”普法促团结


  本报讯(记者汤瑜) 送法进村、“双语”普法、以案释法……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法学会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积极组织法律工作者把普法宣传和通过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结合起来,提高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调处群众矛盾纠纷1165件,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用“乡音土话”开展普法工作

  今年以来,禄丰市法学会以“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为契机,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用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律知识送到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身边,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助推少数民族地区法治乡村建设。

  2021年8月20日,禄丰市法学会会员单位——禄丰市司法局苗族干部龙学光用苗族语言宣讲涉及反电信诈骗、宅基地使用权、邻里、继承、婚姻关系等农村常见法律问题的处理原则及认定知识,还精心挑选了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多发易发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引导群众遵规守法、依法办事,持续增强“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谈到今年调解禄丰市一起村民相邻田埂占用问题引发的纠纷时,龙学光坦言,为了缓解双方情绪,他说起了苗族语言,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分析造成矛盾激化的原因,从邻里关系入手,将情、理、法结合,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最终,通过做思想工作,双方情绪逐渐稳定。在市司法局及乡村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他们把调解现场转移到两家争议的田地里,现场查看,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两户村民握手言和。

  张桂琼是一平浪镇秋木园村的苗族群众,尽管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她在学法过程中,笔记做得很认真。

  “邻里之间地埂、地基、排水沟等方面的纠纷是我们村最大的挑战,我边听边记录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希望以后村民遇事找法,以和为贵,平时我们也可以多向一平浪镇司法所请教,增加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张桂琼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使法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了老百姓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禄丰市法学会还组织普法宣讲员到勤丰镇红土山村委会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让苗族群众和民法典“亲密接触”。活动中,宣讲员结合当前农村实际,就民法典和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法律条文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并现场解答群众关心和遇到的法律问题,使村民受益匪浅。


  补齐普法工作中存在的短板

  作为禄丰市法学会会员单位,近年来,禄丰市司法局把普法和依法治理理念的宣传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民族法治文化。

  今年6月,该局利用“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月”等契机,组织会说本民族语言、有一定法律知识基础的少数民族青年普法志愿者,深入少数民族聚居村开展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今年以来,共开展送法进村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2场次,受教育少数民族群众达640余人次。

  在龙学光看来,用“乡音土话”宣讲法律法规,既接地气又实用,打通了法律法规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用苗族语言进行普法,便于苗族同胞接受,由于少数民族同胞中有很多是老年人,通过开展‘双语’普法,这些老年人更容易理解法律条款、听懂法律知识。”禄丰市一平浪镇司法所所长王海鸿说,这也是补齐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普法活动少、普法不到位的短板。

  下一步,禄丰市司法局将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加大“双语”普法宣讲和法治教育宣传活动力度,持续深入到各村(社区)开展宪法、民法典、民族区域自治法、《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等法律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普法宣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政策法规宣讲教育,为推进禄丰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