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虚假荣誉掏空老年人养老钱
冠以“中华”“国宝”“皇家”的名头颁发奖牌、入书列传,诱导老人投入少则数百元多则数万元的费用,这套骗术不仅榨干了一些老人的退休金,还常常引发家庭矛盾。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当前,一些打着“文化”“艺术”旗号的不良社会组织瞄准退休老人,涉嫌以贩卖虚假荣誉实施诈骗。(9月6日《半月谈》)
据报道,80多岁的退休职工贺某,收到大量身份不明的社会组织来函1.3万件,其中以号称“国家大型文献组”的来函最多,表示要将其事迹收录进各种“文编”“文集”等。贺某根本不会画画,却被授予“法兰西皇家画院外籍终身院士”的称号。贺某除了用光自己的退休工资,还向儿女、亲朋借钱,动辄几万元,多次发生激烈家庭矛盾。
不良社会组织为什么盯住老年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有的老年人退休以后生活空虚,加之有虚荣心,虚假荣誉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二是有的老年人对类似骗术缺少识别能力,不知道被骗,有的甚至还“心甘情愿”钻进骗子的圈套而不能自拔。三是骗子骗术“高明”,一些不良社会组织通过“穿马甲”、挂“境外”名头、“扯大旗”、打“国字号”、“玩授权”等形式进行行骗,得到不少老年人的信任。
老年人本该安度晚年,颐享天年,但骗子们把目光聚焦老人,利用老年人风险防范意识低的特点,骗取老年人的养老钱,让老人不能安享晚年,所产生的后果不能低估。这种现象必须要予以高度警惕。
防止不良社会组织盯上老年人需多措并举。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非法社会组织的打击,及时公布和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对利用各种“名头”骗取老年人养老钱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要提高老年人对非法社会组织的鉴别能力,经常开展老年人防骗知识宣传,提高老年人的风险意识和防骗能力。要充分发挥社区、老年组织的作用,经常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健康、文明、理性的社会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子女要多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关心他们的需求,让老年人生活开心,精神富有。老年人在参加社会组织举办的活动时,要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或向民政部门核实社会组织的真实性、合法性,自觉远离不良社会组织的骗局。
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在解决了老年人物质生活基本保障的同时,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同样值得关注,如帮助老年人掌握新技能,跨越“数字鸿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等,让老年人不再成为骗子们围猎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