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发布公证工作指导案例

司法部发布公证工作指导案例

服务知识产权保护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9月7日,司法部发布“植物新品种样品取样送样行为保全证据公证”“可行性研究报告查重检测网页保全证据公证”两个案例,总结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有关经验和有益做法,指导公证机构开展公证法律服务工作。

  本次发布的案例都涉及知识产权的保全证据公证,集中体现了公证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职能作用。公证证据具有较高的证据效力,通过公证将涉及知识产权的证据进行提前保管或者固定,可以有效防止证据被篡改或者证据灭失等风险,为今后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纠纷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通过公证方式服务知识产权的产生、流转、应用和纠纷解决的全过程,既能预防纠纷,又可以辅助诉讼。公证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延伸和拓展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内容,如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电子数据保管;积极参与办理涉及知识产权流转的合同公证,参与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等工作。

  据悉,以上案例均可在12348中国法网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中搜索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