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建工服务中心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陈和秋 通讯员葛明明 王雪梅) 超前防范化解建筑行业矛盾纠纷68起,受理查处职务侵占、虚假诉讼案件16起,为本市建筑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亿余元……翻开江苏省海安市建工服务中心的成绩簿,写满了为建筑企业和工人服务的实践成果。

  据介绍,海安市建工服务中心整合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建管局等部门力量,集教育培训、预警防范、纠纷处置、打击稳控等功能于一体,凡涉及建筑领域的案(事)件全部由中心直接组织会商、开展工作。

  海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巧荣介绍,建筑业是海安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建筑领域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合同诈骗、诉讼诈骗等犯罪行为和因挂靠等引发的矛盾纠纷频发,给海安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甚至危及一些企业的生存。

  过去建筑企业的权益被侵害后,需要多头跑,耗时长。而现在,“一体化”运行架构使司法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服务建筑企业发展、防范打击涉建类违法犯罪实现提档升级。


  服务保障全覆盖

  “这次幸亏有建工服务中心!不然,这个楼盘就要变成烂尾楼了。”江苏国恒建筑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李忠泽激动地说,该公司临沂分公司负责人杨某以公司名义承接项目,经营不善后拖欠工人工资,导致项目停滞不前。建工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精干警力开展工作,发现杨某将项目经营资金500余万元挪作他用的事实,经过约谈,工人工资得以按时结算,工程得以继续施工。

  针对建筑企业发出的报警求助和法律咨询,该市建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时接受、处理,第一时间跟进,复杂问题组织公检法进行专题探讨,综合运用法律手段予以处置,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挽回损失、渡过难关。据统计,该市建工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累计赴外省36次,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24个,挽回和减少经济损失1亿余元。

  据介绍,市建工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海安市人民法院共新收各类建设工程案件373件,审结326件,涉案标的额6773.49万元。


  防范、打击“双管齐下”

  该市建工服务中心不断加大对建筑企业的帮扶力度,对工作中发现的涉建类违法犯罪线索,及时分析研究,做到快侦快破,有效管控重大风险。同时,每处置一起涉企案(事)件,全面梳理、査找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形成防范建议书,对接公司法务部门进行整改,及时化解风险。截至目前,共接报案件线索26条,受案9起,立案侦查4起,公诉7人。

  “我们每个月都会安排民警到建筑企业进行宣传,事实证明,防范工作做好了,企业的问题就能少很多。”海安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孙康说,市公安局收集了近年来建筑领域发生的合同诈骗、侵占挪用、商业贿赂等典型案件,利用建筑企业年终及季度例会等时机,为建筑集团高管、中层、普通员工及优秀合作方开展法律业务知识宣传培训,提供法律咨询,同时听取诉求,接受处理各类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