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涉县检察院持续开展红色检察文化建设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为民新篇章
邯郸市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涉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一二九师司令部及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自1940年设在涉县赤岸村。
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涉县人民检察院传承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持续开展“红色检察文化建设”,提升检察文化“软实力”,锻造“五个过硬”检察队伍,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文明接待室”“一级规范化检察室”等称号,被河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模范检察院”“全省‘八化’建设示范院”。
近日,记者走进涉县,重温革命老区的光辉历史和英雄故事,感受检察机关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奋发拼搏进取的精神力量。
弘扬革命文化
“在紫荆树下,在老一辈革命家生活战斗的地方,我郑重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每年6月,涉县检察院都会组织新发展的党员赴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开展入党宣誓活动。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涉县赤岸村,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的一二九师在涉县生活战斗达6年之久,与老区人民一起谱写了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不朽篇章。
为左权将军扫墓,是涉县检察院每年清明节的固有活动。全体检察干警在左权将军墓前,敬献花篮、低头默哀,缅怀将军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今年上半年,涉县检察院以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学史践悟、勇担使命,忠诚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全力守护好这片红色热土。
“七一”前夕,涉县检察院组织全体检察干警来到位于涉县庄子岭的“八路军母亲”李才清故居。涉县检察院政治处主任牛现文告诉记者:“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学习李才清老人这样的楷模,以英模精神推动检察事业创新发展……”在故居院内,检察干警聆听了李才清老人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八路军伤病员,保护军用物资的英勇事迹,深受触动。
在涉县检察院红色院史展室,检察官张娜向来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介绍展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时期检察机关、1953年涉县检察署成立以及1978年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涉县检察人“激情工作、担当奋进”的精神风貌。近年来,涉县检察院注重红色资源的挖掘与传承,建成红色院史展室,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为检察文化增添红色新内涵。
近年来,涉县检察院结合检察队伍建设实际,开展红色检察文化传承活动,以红色促党建、以党建促队伍建设,把红色检察文化建设融入检察教育培训当中,促进红色检察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法律监督“硬能力”。同时,涉县检察院借助检察讲坛、青年干警上讲台、道德讲堂等教育培训载体,主动邀请老红军、老党员走上讲台,讲党课、谈心得、传经验,助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2018年以来,该院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教育培训20余次。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精神传承,让英烈纪念设施更加庄严肃穆。”涉县检察院针对涉县鹿头乡偏城县殉国烈士纪念阁等英烈纪念设施年久失修、周边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英烈纪念设施全面摸底调研,依法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乡政府发出5份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好英烈纪念设施,方便群众瞻仰和悼念。
坚持司法为民
涉县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未成年人检察办案中发现的“事实孤儿”问题,与民政局联合走访排查,核实“事实孤儿”135人,协调相关部门发放救助金,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检察院不仅给我发放了救助金,还帮我解决就业问题,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交通肇事案被害人王某某拿到救助金后激动地说。近年来,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涉县检察院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大司法救助案件办理力度,努力让更多有困难的当事人及时得到救助。2020年以来,该院办理司法救助案件4件,发放救助金2.2万元。
在办理某民营企业拒不支付农民工劳动报酬案中,涉县检察院联合公安部门对企业负责人梁某进行批评教育,耐心释法说理。最终,梁某主动支付工资,真诚向欠薪农民工道歉并取得谅解。经综合评估,检察院依法对梁某作出不起诉决定。涉县检察院负责人说:“司法办案中,应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既保障受害人权益,又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生产发展,做到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