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乐朱刘街道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本报讯(记者牟希同□薛梅 通讯员刘宁) 近年来,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群众观念,创新推行“三聚三化”治理新模式,努力将群众急难愁盼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趟出了一条“服务联动、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社会治理新路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


  打造一体化

  治理新平台

  朱刘街道聚焦“接诉即办、一站办结”,高标准新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整合人社所、监察中队、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等10个职能部门入驻,推行“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运行模式,推动“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一站式服务,使群众诉求解决、纠纷化解更加顺畅、便捷、高效。

  依托街道调解品牌“老杜工作室”,朱刘街道将信访案件、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潍企通、“小亮热线”等全面整合、统一受理,打造集接待、受理、分流、调处、化解于一体的矛盾联调平台。截至目前,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一次办结率达98.7%,群众满意率达83.3%;调解劳资纠纷376件,调解成功率为80.8%。


  构筑全科化

  网格新矩阵

  聚焦“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朱刘街道从群众需求出发,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按照“规模适度、便于管理”原则,将35个自然村调整为106个网格,按照定人、定责、定考核“三定”标准,优选106名农村网格员,配备123名机关网格员,其中党员占比达88.41%,充分凝聚红色力量,强化示范带动。

  该街道制定了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落实积分制管理,每月考核通报并兑现绩效补贴。在建好网格的同时充分用好网格,将社会治理、安全环保等6大职能纳入网格管理,网格员每月常态化排查,实现“多网融合、一网通管”。截至目前,累计排查解决苗头性纠纷765件,县级以上信访率同比下降28%。对企业社区内600余家企业落实常态化巡查,累计发现安全环保隐患2100余条,已完成整改2000余条。


  建立智慧化

  信息新系统

  聚焦“一次不跑、事就办好”,建立智慧化便民服务平台,有效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化、高效化和快速化水平。利用街道微信公众号,设置“有话要说”板块,涵盖群众办事、意见建议、有奖举报等多项职能,群众不出家门便可轻松查询办事流程、寻求服务帮办和反映问题诉求。通过智慧化手段的强力支撑,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发现、最快速度解决。目前,该系统已经全面投用,群众诉求实现即时受理,能立即解决的当日办结,其他问题5日内办结。

  “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正在基层变为生动实践,“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纠纷早化解”的治理格局正加速形成。朱刘街道将聚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吹响网格服务集结号,共绘多元化解同心圆,奏响为民解忧最强音,为营造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环境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