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
充满人文关怀的“致游客信”
7月30日,湖南张家界发布闭园通告,之后又发布了一则《致留居在张家界游客朋友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显露出真诚与贴心,让网友感叹张家界的人文之美,被网友称为“教科书级的通告”。(7月31日 《潇湘晨报》)
@丘惠佳:官方不等于刻板,严谨不等于冰冷,“致游客信”也可以充满温情、周到与细节上的关怀。“致游客信”之所以得到众多赞美,实质上是这封信契合了人民群众对于“接地气”工作方式的渴望和呼唤。游客并非不愿意配合防疫措施,在很多时候是不知道怎么做,甚至被工作人员冷冰冰的态度打压了热情。相较于许多刻板、充满公文气息的通告,游客更加接受接地气、能够指引游客怎么做、能够真正解决游客需求的通告。疫情的严峻形势本就令人神经紧绷、内心压抑,而一篇充满温情的“致游客信”就像给游客内心注入了镇定剂,让游客内心信服,自觉配合防疫。
筑牢抗疫的“心理防线”
“您好,这里是南京脑科医院,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为您服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南京脑科医院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于当年1月27日大年初三紧急启动,24小时不间断运行,至今已500余天。南京疫情“突袭”后,这条热线来电有三成与疫情相关,电波两头,一群人始终治愈着另一群人。(8月1日《扬子晚报》)
@郭元鹏:事实证明,疫情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会出现焦虑、情绪低落等问题。疫情告诉我们,作为普通人,生活里一定要有良好的规划,要有防患于未然应对危机的心理准备。“疫情心理问题”不是个小问题,必须让“疫情心理热线”热起来。要鼓励正规医院的心理科设置心理热线,进行积极引导让心理热线“热情起来”,回应市民询问切莫应付,切莫公式化;让人们形成心理问题不可耻的认知,有心理问题就要大胆说出来,即便不能完全解决心理问题,最起码通过热线可以“倾诉一下苦恼”,用“热情”“热心”让心理干预不再“冷场”。
杜绝“开车玩手机”
近日,记者从重庆交巡警获悉,近期,重庆全市范围内驾车接拨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违法现象有所反弹,今年6月—7月,此类违法行为占非现场违法行为总量的19.4%,较5月—6月增加5700余起,造成的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7月29日华龙网)
@苏尚久:近年来,开车时使用手机造成交通事故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据交管部门测算,开车时速60公里,低头看手机3秒,相当于盲开50米。开车打电话、发微信、玩游戏、开直播等陋习,严重妨碍车辆驾驶,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有关部门要加大道路交通法的宣传力度,同时以案为鉴开展警示教育,让每位驾驶员知敬畏、明底线、守红线,并从血淋淋的交通事故中吸取深刻教训,自觉引以为戒、严加自律。要开展专项整治,广泛发动群众举报问题线索,对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形成有力震慑,杜绝“开车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