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政部将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行动
本报讯(记者潘巧) 近日,民政部召开“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行动,为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会议指出,近年来,社会组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目前全国社会组织已达90余万个,绝大部分社会组织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连续不参加年检、不开展业务活动、无法取得联系的“僵尸型”社会组织。这些组织挤占社会资源,耗费行政和社会管理成本,既有潜在风险,也有显性风险,给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切实开展好“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行动。
会议要求,要对标任务要求,推动专项行动有序开展。明确整治的范围,要将“不年检”“不活动”“失联”的三类社会组织纳入重点整治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将到期未换届的、内部管理混乱的、已处于治理僵局的社会组织纳入整治范围,切实提升整治成效。把握整治的具体措施,要根据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依法采取撤销登记、吊销登记证书、注销登记、限期整改等不同措施,不能“一刀切”适用,也不能“一棒子打死”。紧扣整治的步骤安排,此次专项行动分工作部署、摸底自查、集中整治、工作总结四个阶段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对社会组织进行全面核查,摸清家底,梳理名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整治。强化整治的主体责任,要把握整治工作实际,针对不同管理体制、不同情形的社会组织,进一步强化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主体责任,形成整治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