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黄骅:传承红色基因 铸就为民检魂
河北黄骅,是一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
多年来,河北省黄骅市人民检察院秉承先烈遗志,自觉把黄骅革命烈士精神融入检察工作,以党建引领带动检察工作,恪守为民理念,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近日,记者走进黄骅,探寻革命历史,感受检察机关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前进力量,在服务大局中为民司法的动人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
黄骅、赵博生等902位革命烈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在河北新青县这片热土上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1945年,为纪念黄骅烈士,新青县改名黄骅县。
“我的父亲黄骅,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参加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43年,年仅32岁的父亲牺牲在大赵村。”在黄骅市检察院专题党课上,黄骅烈士的女儿详细回顾父亲的革命历程。该院50余名干警现场聆听,感受先辈革命精神,深受教育和鼓舞。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黄骅市检察院积极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活动,组织干警深入学习党史和英雄故事,激发工作热情,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用心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
“不要忘记老百姓,要时刻关心群众疾苦”,黄骅烈士的革命事迹和教诲,已内化为当地检察机关执检为民的不竭动力,激励着黄骅检察干警不畏艰难险阻、忠诚履职担当。
张某在商场购物时,顺手牵羊,将一件价值2500多元的羊绒大衣顺走。鉴于是初犯且认罪态度较好,黄骅市检察院依法作出了不起诉决定。“一时糊涂犯了罪,今后一定引以为戒,重新做人。”当检察官李清顺现场宣布不起诉决定后,张某痛哭流涕。
谢老太唯一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不幸死亡,儿媳改嫁,留下不满10岁的孙子、孙女,而肇事者却没有赔偿能力,一家生活陷入困境。黄骅市检察院在办案中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将8万元救助款送到谢老太手中。
主动担当 服务大局
近年来,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企业健康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黄骅市检察院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尤其是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黄骅检察干警传承革命精神,废寝忘食,不惧艰险,与黑恶势力斗智斗勇。3年来共打掉黑恶势力团伙16个,起诉涉案人员160余人。
7月的捷地减河,两岸树木成荫,河水清澈,而两年前却违建虾池堵塞河道,垃圾遍地。黄骅市检察院分管领导带领公益诉讼干警实地查勘、走访职能部门、提出诉前检察建议……河岸到处活跃着检察官的身影。几个月下来,督促行政机关依法拆除河道内违建虾池8000余亩、阻水坝近2万米,清除河道垃圾2万余方。
“一号检察建议”是头等大事
“六一”儿童节前夕,黄骅市常郭镇后王桥小学,300余名师生聚精会神地聆听检察官的法治教育讲座。黄骅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王蕾讲故事、析案例、释法条,给全体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
近年来,黄骅市检察院把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作为头等大事,确定了“护航学生成长、保驾学生成人”主题,从检察长到员额检察官都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法治宣讲。
“黄骅烈士不怕牺牲、忠于革命的坚定意志,恪守党性、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身先士卒、心系人民的无私胸怀,是黄骅人民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黄骅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刘金生表示,黄骅检察人将传承黄骅烈士的革命精神,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树立司法为民理念,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