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通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反恐怖工作有关情况

国内四年多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事件 当前反恐怖形势平稳


  本报讯(记者汤瑜) 7月14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反恐怖工作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中国的反恐怖形势平稳,国内4年多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事件。

  国家反恐办副主任、公安部反恐怖局局长刘云峰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反恐怖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各项反恐措施有效落实。近年来,面对现实的恐怖主义威胁,国家加强反恐怖工作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统一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化解、处置各类涉恐风险。

  2001年10月,中国成立了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反恐怖工作。在这一领导机制下,外交、公安、国家安全、网信、金融、应急管理等部门,合力开展反恐怖情报信息搜集研判、恐怖活动调查处置、涉恐风险防范应对、去极端化、反恐怖国际合作等工作。201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正式实施,对反恐怖工作的体制机制、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认定、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处置、保障措施等作了系统规定。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办理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相关案件的定罪标准、办案程序、证据使用和工作机制等进一步予以明确规范。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打击恐怖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为反恐怖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提供了支撑。

  在网络反恐方面,针对恐怖活动组织频繁利用网络发布暴恐音视频、招募人员、筹集资金、煽动策划恐怖活动、发动网络袭击等情况,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建立了协调联动治理机制,全面加强对网上涉恐违法信息、违法犯罪活动的整治打击,大力推进网站和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提升了网络反恐防御能力。

  在金融反恐方面,公安机关、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持续加强对恐怖融资规律特点的跟踪分析,特别是针对近年来涉恐人员利用新型支付方式转移资金现象增多的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执法机关和支付机构、金融机构可疑交易线索的监测分析、移送和侦查打击等工作机制。

  自2014年开始,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主动出击、依法严惩,取得了显著成效。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共打掉暴恐团伙1900多个,抓获涉案人员14000多名,缴获爆炸装置2000多枚,把绝大多数恐怖活动摧毁在预谋阶段、行动之前,打击了恐怖势力的嚣张气焰,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今后,公安机关将进一步提升反恐怖工作能力,抓好反恐怖各项措施落实,不断拓展我国反恐怖斗争良好态势,持续加强反恐国际合作,把暴恐威胁制止在萌芽状态、未发阶段,铲除恐怖主义滋生蔓延土壤,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