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琼海:以“八严”工程为抓手 持续深化禁毒人民战争
在第34个“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海南省琼海市委政法委、市禁毒办联合考核组深入嘉积镇、万泉镇开展禁毒专职人员考核工作,通过考核评优,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不断促进禁毒专职队伍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全面提升禁毒专职队伍专业化水平,夯实基层禁毒工作基础。
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直以来,琼海市高度重视禁毒工作,特别是自2016年开展禁毒三年大会战以来,琼海市始终保持对毒品的“零容忍”,以“八严”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化禁毒人民战争,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积极构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共治、全民参与”的禁毒工作新格局,推动禁毒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民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加强组织领导 构筑禁毒工作新格局
6月11日下午,琼海市禁毒办联合琼海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等部门对琼海市嘉积镇一家物流有限公司琼海分公司进行检查。联合检查组对该物流公司进行了禁毒宣传,并开展现场督导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该物流公司存在问题后,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取证并立案审查。
据琼海市禁毒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重点地区整治,一方面琼海坚持从组织领导、保障机制、基础工作、执法打击、宣传教育等方面着手,加强对辖区内禁毒重点整治地区进行有效治理,积极构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共治、全民参与”的禁毒工作新格局。
据了解,琼海市坚持将禁毒重点地区整治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研究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各单位禁毒工作职责明确,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形成党政主导主责、部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工作格局,完成各项整治目标任务。
琼海市委常委会听取禁毒工作汇报,为禁毒工作指明方向。琼海市委书记何琼妹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一天当三天用”的干劲,“咬住目标不放松”的韧劲,“狠抓落实不动摇”的拼劲,切实推动全市禁毒工作向纵深发展,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另一方面,为加强组织领导,琼海市委、市政府带头履职尽责做表率,对琼海禁毒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加强禁毒专干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将禁毒工作经费增加,为全市禁毒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制定了《琼海市禁毒专职人员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和《琼海市禁毒专职人员绩效考核规定》,进一步明确禁毒专干职责,推动吸毒人员管控落实落地。为开展禁毒斗争提供政策支持,2020年6月15日,琼海市禁毒委印发《琼海市禁毒工作责任制规定》《关于规范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落实责任分工,为全市禁毒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另外,琼海市还结合禁毒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创新机制,将原设置在琼海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市禁毒办调整为独立设置,直属市禁毒委管理,实现了禁毒办职能实体化运行。
“八严”工程持续发力 扎实推进禁毒人民战争
为推进禁毒宣传工作走深走实,6月9日,琼海市司法局嘉积司法所、嘉积镇禁毒办联合琼山戒毒所举办禁毒宣讲活动,对36名社区矫正人员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近年来,琼海市在深化毒品预防宣传教育的同时,以严打、严整、严堵、严收、严管、严教、严奖、严责的“八严工程”为抓手,加强堵源截流和缉毒破案,完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机制,深入扎实推进禁毒人民战争。社会治安保持高度稳定态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严打”工程高压态势持续发力。琼海市充分运用公安禁毒情报分析系统功能,建立健全情报主导缉毒打击模式。加强情报导侦能力,对涉毒情报信息开展分析研判以及外线侦查破案,通过内外结合提高打击效能;强化合成作战,坚持“合成作战、情报先导”的工作理念,整合警务资源,深入推进禁毒专班建设,抽调精干警力,成立由禁毒、刑侦、技网、情报、巡特警等多警种组成的禁毒工作专班,形成一体化打击合力;深化源头打击。随着近年来毒品打击的持续高压态势,琼海市毒品消费市场已逐步萎缩。2020年,该市禁毒队深挖细查、循线追击,破获一条利用物流寄递渠道从黑龙江到海南的贩毒通道。
据统计,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以来,琼海市共破获涉毒刑事案件22起,同比下降76%,没有发生涉毒人员“两抢一盗”案件。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其中“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最为明显,社会治安保持高度稳定态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位列全省第二。
“严整”工程常态化巡查持续推动。琼海市坚持以全市娱乐场所“零涉毒”为目标,制定娱乐场所大清查行动方案,建立了公安机关打击、文化旅游部门行业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专项监督、宣传部门广泛发动的多部门齐抓共管格局。构建易聚集地常态化巡查机制,辖区派出所每天开展例行巡查1次,市公安局、文旅局及市场监督管理局每月开展联合巡查1次,坚持常态化、针对性巡查管控,对不依法依规经营、藏污纳垢、涉毒的娱乐场所实施“一次性死亡”,确保娱乐场所整治工作取得成效。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以来,琼海市公安部门牵头有关单位对全市20家歌舞娱乐场所开展60次清查行动,累计出动警力2300人次、警车520辆次,清查娱乐场所530家次,检查宾旅馆、出租屋、工地工棚、流动人员聚居地等吸毒人员易聚集场所5000余处,对2家娱乐场所实施“一次性死亡”,查获涉毒宾馆1家,对涉案场所罚款5万元,对法人代表罚款1万元,并吊销特种行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严堵”工程防御体系持续筑牢。琼海市完善联合查缉、信息共享机制。以港口、码头、机场、火车站、汽车站、交通要道、物流公司等地点为重点,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查缉机制,开展不定时、高频率的设卡盘查行动,与日常查控相结合,将打击吸贩毒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公安、边防、海洋渔政、交通等部门构建情报协作交流渠道,拓宽涉毒情报共享。与此同时,督促“三项制度”落实100%。公安、市场监督管理、邮政管理部门联合对全市物流企业开展安全检查,督促物流企业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100%,对不执行安全措施或拒不落实整改要求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通过实施“严堵”工程,促使企业规范管理,依法经营。
“严收”工程“收戒收治”应收尽收。琼海市始终牢固树立“应收尽收,满员收戒”的工作理念,不断推进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戒容量科学扩建工作,实现场所收治收戒能力进一步提升、场所利用效能进一步提升,社会面犯罪诱因进一步降低、毒品消费市场需求进一步降低。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戒、康复功能,在“底数清、情况明”的基础上,强制隔离戒毒所随时掌握床位使用情况,统筹安排调度,尽最大努力提高场所使用效能。深挖监管场所情报信息,通过对监管场所吸贩毒人员的管理、教育,鼓励吸贩毒人员主动检举揭发涉毒案件线索,对于有价值的线索给予奖励。对涉毒人员出入无缝衔接,主动对接戒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由派出所将涉毒人员接回户籍所在地,与各镇(区)禁毒办共同做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衔接工作,严格落实出所衔接100%。琼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深化平安、文明、智慧监所建设,坚持教育、改造、挽救“三位一体”,加强吸毒人员心理疏导、文化帮教和劳动技能培训,2016年至今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标兵所。
“严管”工程吸毒人员管控持续规范。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办公室标准化建设。今年上半年,琼海市委政法委统筹建设万泉镇、中原镇两个“海岸线驿站”,计划在两年内实现“海岸线驿站”全覆盖;扎实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把全市209个村委会(社区)划分基础网格288个,将每一个在册吸毒人员纳入网格中,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服务管理吸毒人员的基本单元和组织节点。做好戒毒人员帮教帮扶。积极做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就业扶持、职业培训、社会保障、救助服务等工作。有针对性制定出台就业扶持、救助服务措施,积极帮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解决生活困难、顺利融入社会。建立禁毒社会工作者与禁毒志愿者服务协同机制。进一步壮大禁毒社会工作服务力量,不断完善动态管控、戒毒治疗、心理矫治、帮扶救助、就业指导、宣传教育“六位一体”的戒毒康复工作体系。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组织264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6200余人,志愿服务团体188个。据统计,2.8万多人(次)志愿者参与了禁毒宣传、社会帮教、救助服务工作。通过精准管控,2020年琼海市新增和复吸吸毒人员数量较2019年均有明显下降,继续保持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零发生。
“严教”工程毒品预防教育持续提升。禁毒三年大会战以来,琼海累计完成龙江、万泉、潭门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基地和4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点以及市职专、大路中学、温泉中学、海桂学校、嘉积镇三中等5所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省级示范校建设,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此外,一大批教育基地、示范点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已然成为中小学生日常接受禁毒宣传教育的网红“打卡”地。注重禁毒宣传教育形式多样性,强化禁毒宣传载体。精准施策开展宣传,全市127所学校、41677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注册,注册率均达到100%。
“严奖”工程树典范促提升。琼海市持续加大禁毒经费投入。近年来,该市禁毒工作经费逐步增加,进一步为市禁毒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对禁毒工作成效显著的镇(区、居)及单位,市禁毒委给予一定的禁毒经费支持,并积极推动举报奖励措施,及时表彰先进。对在禁毒工作中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先进单位和有突出事迹、重大贡献的先进个人及时上报省禁毒委及市委市政府,申请表彰奖励。
“严责”工程督促责任落实。贯彻落实《海南省禁毒工作责任制规定》及《琼海市禁毒工作责任制规定》,建立健全运行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指导,明确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协调合作机制。开展成员单位协作机制、联络机制建设,打破地区、单位壁垒,全面加强单位配合、区域协作,形成禁毒工作一体化合力。制定出台《琼海市禁毒考评工作细则》,适时组织由市禁毒委领导和成员单位领导带队的督导小组,分别赴各镇(区、居)和各成员单位对禁毒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进展缓慢、任务落后的单位进行通报、发出整改意见并约谈所在单位负责人,各有关单位针对整改清单,主动认领问题,立行立改,组织精干力量,以整改问题为导向,逐一对照清单要求,努力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
探索运用智能科技 为禁毒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近年来,琼海市积极探索把智能科技运用到禁毒工作中,为禁毒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使禁毒工作如虎添翼。
为全面准确掌握毒品滥用客观情况,为禁毒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数据,琼海市通过对污水监测、毛发检毒、毒品滥用人群、重点场所、群众满意度调查、出所戒断率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完善毒情监测体系建设。一是积极应用污水采样检测技术。自2020年11月首次采取该技术监测毒情以来,至今已先后完成省、市四个轮次采样分析。二是继续推行毛发检毒技术。2020年琼海市安排45万余元采购毛发检测耗材,开展多轮次社会面吸毒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和交通运输行业驾驶员等毛发检测专项行动,毛发检测8679人次,检测结果呈阳性34人。三是毒品滥用人群监测。利用海南社戒社康精准智能服务管控平台对涉毒人员行为轨迹进行跟踪预警,防止漏管失控。同时,结合每年回访调查强制隔离出所人员,分析研判其戒断成效。四是重点场所监测。对易涉毒场所周边污水管网进行监测,及时排查、发现涉毒隐患,严格落实“一次性死亡”规定。
除此之外,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第三支队在潭门港毒品检查站建立无死角视频监控体系,与市渔政事务服务中心、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大队建立渔业北斗船载终端共享机制,不定期与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大队联合登船检查,实时掌握中远海作业船舶动态轨迹。截至目前,中远海船舶84艘、近海船舶2314艘(包括三无船舶)均已列入实时监控管理中。
为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与智能管控深度融合,琼海市充分发挥平台预警提示功能的作用,利用平台督促社区禁毒专职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落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管理措施。每周定期通报全市各镇(区)社戒社康人员精准智能服务管控平台使用情况,琼海市社戒社康人员平台在线率稳定在97%以上,达到海南省优秀水平。
琼海市以“八严”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化禁毒人民战争,积极构建禁毒工作新格局,不断推动禁毒工作取得新进展,民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