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相隔千里的司法救助

  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中,一男子被打成重伤后未获赔偿,案发地在河北,而被害人家在吉林且昏迷不醒,其父亲突发疾病去世,母亲也病重需长期服药,一家人陷入困境。两地检察机关携手,一场相隔千里的司法救助就此展开。


  祸不单行

  2020年11月25日,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刘铁良一行来到河北省固安县人民检察院。他们介绍了一起案件:被害人陈明是吉林铁东人,2018年在固安县某饭店与曹华君发生冲突,曹华君用啤酒瓶砸伤陈明头部,致陈明重伤二级,固安县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曹华君有期徒刑4年。判决生效后,曹华君因无财产可供执行,实际未向陈明赔偿。

  陈明昏迷不醒,母亲冯淑芬先后带其到河北、北京、吉林等地治疗,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巨额债务。

  “屋漏偏逢连夜雨”,陈明的父亲因突发疾病去世,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所有重担都压到冯淑芬肩上。


  雪中送炭 

  了解情况后,固安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欣主动担起案件承办人的职责。

  如何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呢?王欣通过实地走访后得知,曹华君的父亲有智力障碍,母亲离家出走后再未归来,曹华君由爷爷和行动不便的奶奶抚养长大。看着曹华君破败不堪的家,检察官们意识到民事赔偿几乎没有可能。

  今年3月26日,固安县检察院联合四平市铁东区检察院,首次启用远程视频系统召开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公众对该案被害人是否给予司法救助的意见。受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人民监督员一致认为被害人符合救助条件,并希望检察机关给予救助。

  鉴于陈明家的实际困难,固安县检察院决定尽最大力量进行救助,相关负责人多次到县委政法委、法院等部门沟通协商,最终争取到5万元司法救助款。


  跨省联动 

  被害人陈明在河北固安受伤,在吉林四平住院。河北省固安县距吉林省四平市近千公里,固安县检察院考虑到陈明昏迷不醒,为避免其家人两地奔波,派人专程到四平市铁东区检察院送达司法救助决定书和救助金。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一行4人来到四平,带着慰问品和救助金到陈明家中探望。当看到检察官时,陈明的母亲激动地说:“原本以为这个家完了,感谢检察院给我们送来的救命钱,谢谢你们!”

  两地检察干警均表示,开展司法救助就是把法治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当事人的感谢,是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可,也是激励检察机关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