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法学会积极推动平安建设
“和事佬”促百姓和谐“群议坊”议社区平安
“我坐姐夫开的车摔成了粉碎性骨折,老唐,咋办?”家住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袁家山村的姚某某,匆匆走进“老唐调解工作室”。
2020年1月24日下午4点,姚某某乘坐姐夫驾驶的小型客车发生车祸,造成右锁骨粉碎性骨折。姚某某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在交警指引下,她找到了“老唐调解工作室”。
了解事情原委后,工作室负责人老唐拿出两张A4纸,一张抬头写着“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调解所需材料”,一张抬头写着“2020年陕西省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事故责任认定书、保险单、医疗费票据一样不能少。”老唐嘱咐说。
在老唐的耐心讲解及调解下,姚某某很快清楚了肇事司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算清了保险公司和司机各自应承担的赔偿数额,并拿到了相应赔偿。
这是铜川市印台区法学会组织会员、动员社会力量及时就地解民忧纾民困、积极推动“平安印台”建设提升当地市域社会治理实效的一个缩影,也是该法学会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社会治理工作的片段。
“和事佬”促和谐
老唐原名唐崇山,是印台区司法局退休干部,兼职从事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工作10年,同事和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老唐”。2019年3月,老唐退休,被铜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二大队(简称铜川交警二大队)聘为专职调解员,并在印台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老唐调解工作室”,专门调解交通事故纠纷。
“老唐调解工作室”挂牌以来,接受群众咨询350余次,调处事故涉赔金额达550万余元。
“老唐是我们交警队的专职‘和事佬’。”铜川交警二大队事故科科长王小东说,以前,他们调解交通事故时,有的双方当事人家属来到交警队吵闹不休。自从设置“老唐调解工作室”后,这样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2020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八。铜川辖区内342国道,一辆小汽车突然失控冲入路外西侧餐馆,造成一名10岁男孩死亡。适值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及时化解矛盾,“老唐调解工作室”迅速介入,召集双方当事人协商,最终双方以赔付86万元达成谅解协议。这是近年来老唐处理的交通事故赔偿额最高的一次。
“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去面对。”老唐说,这次事故对受害方而言,失去了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对肇事方来说,一个新婚家庭若问题处理不当很可能支离破碎。“驾驶人是新手,车还是娘家陪嫁的,谁都不容易。”老唐说。
“这都是老唐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印台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永召说,老唐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五心工作法”(热心、耐心、公心、细心、贴心)及“三项联调”(同保险公司联调、人民法院联调,与司法局建立法律援助)经验。老唐解释,“五心工作法”的核心是努力做到公正公平。热心,指对所有人一律热情接待,打消顾虑;耐心,指全面掌握事故真相,了解双方家庭情况。对哭闹大吵者,耐心说服,不急不躁;公心,是依法依规处理事故,一碗水要端平;细心,是赔偿计算严格标准,大账不糊涂,小账不含糊,特别是对扶养人、扶养费一一核查,努力做到不漏人、不漏算、不多算;贴心,是要多从当事人角度考虑问题。
“三项联调”和老唐手里的三张通讯录形成对应关系。“建立与保险公司联调机制”清单上印着十几家保险公司铜川分公司及理赔员的电话号码。“建立与人民法院联调机制”清单上印有印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和庭长、速裁庭和庭长的座机号码、手机号码,方便当事人咨询。“建立与司法局对困难当事人法律援助机制”清单上印有印台区司法局、印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电话号码等。
“邀请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参与调解工作,该赔多少一目了然,达成的调解协议也能有效履行。与法院建立联调机制,对赔偿争议较大的案件,可以及时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对达成协议但可能不履行的,可以及时进行司法确认。与司法局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对老弱病残、贫困户等当事人,调解不成需进入讼诉程序的,可以给予全方位司法援助。”张永召说,这些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形成了“小事不出队、大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局面。
“群议坊”议平安
如果说“老唐调解工作室”使小事故迅速解决,大事故尽快调处,有效发挥了“灭火队”作用,那么“群议坊”就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目标。
“我吃水的问题,能不能解决?”5月7日,印台区三里洞街道芳草社区迎来一位坐着轮椅的特殊市民老张。老张振振有词地质问芳草社区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帮他联系自来水公司、他原来工作过的单位,解决他暂居宿舍的吃水用水问题。
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段军侠耐心地告诉他,社区已分别联系了上述单位,他现在临时居住的厂区包括单身宿舍楼已出售,政府已动迁,建议他回到新住处。该社区专职调解员苏银玲补充解释,“自来水公司说,新开户要1万多元,不值得!”
近年来,类似问题不少。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印台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在原有“说事日”制度基础上,探索建立“群议坊”议事平台,引导、鼓励群众参与基础社区自治,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
2020年10月,段军侠接到辖区芳草堤小区业主反映称,他们小区停水、停电,上个厕所都不方便,电梯也坐不成。原来,芳草堤小区因没有物业服务单位,业主已有一年多没有缴纳水费,故被停水。
欠费补缴,能否解决问题?按照有关规定,芳草堤小区的业主不但要补缴所欠水费,还需缴纳一定的滞纳金。这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由此引发矛盾纠纷。事情反映到芳草社区,段军侠、苏银玲等商议,立即启动“群议坊”议事机制。
“我们通过‘群议坊’说事议事人才库,邀请既有政法系统工作经历又熟悉社区民情的法学会会员参与这次矛盾纠纷调解。”段军侠说,经过多次沟通、反复磋商,自来水公司免除了滞纳金,业主补缴水费后,芳草堤小区恢复供水。
“群议坊”说事议事人才库有谁?如何运作?段军侠介绍,“群议坊”来源于“说事日”制度,即遇到疑难案件时,街道、社区组织邀请辖区老干部、老党员等威望高的老同志及驻社区“三官一律”组成说事议事团,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该制度有效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2020年3月,“说事日”制度升级为“群议坊”议事平台,明确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接待人为具体责任人,以辖区“两代表一委员”、驻社区“三官一律”等法学会会员为说事议事人才专家,开展调解工作。
按照要求,社区坚持群众导向、需求导向、居民自治导向,设立社区“群议坊”说事议事室和零距离的网格流动议事角,做到“八有”:有阵地、有热线电话、有团队、有记录、有制度、有意见箱、有回访、有办理备忘录,说事内容涵盖政策咨询、环境保护、邻里纠纷、社区治理、贷款创业、民政优抚、计划生育等。
“说事议事人才库专家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志愿者‘劝和小组’主动‘劝和’,‘回访团’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张永召说,印台区法学会积极组织法学会会员全方位参与“群议坊”议事平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没想到‘群议坊’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次帮我们小区解决了大问题。”2020年11月15日,老王等芳草堤小区业主给芳草社区平台送来一封感谢信和一面写着“化解急难愁 真心暖民心”的锦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老唐调解工作室”“群议坊”仅仅是印台区法学会立足自身职能,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社会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印台区法学会已推动全区11个派出所、23个社区警务室和12个农村中心警务室全部建成“公调对接”调解室;全区9个(镇)街道全部建立基层调解室,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50余件,案件调处成功率达97.7%,培养了一批案件调解能手,有效承担了纠纷调解“第一道防线”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