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提升普法宣传的实效性、影响力、覆盖面


  编者按:5月19日,2021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座谈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进企业、社区、学校和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带入千家万户,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努力把这项活动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为更好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把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抓出实效,现将座谈会部分发言内容摘编刊发。


  河北省张家口市作为拱卫首都安全的政治“护城河”,历来十分重视法治建设和普法宣传工作,不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开展以来,始终坚持高规格组织、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组织动员全市广大青年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法治文化宣传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推进法治建设。


  聚焦工作重点

  不断提升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影响全市发展的大事要事和法治建设的重点热点,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普法宣传,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凝聚法治正能量。特别是在宪法宣传方面,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主题,组织全部青年志愿者开展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七进”活动,推动宪法走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在民法典颁布后,充分运用全市显著位置的宣传展板、法治长廊、法治广场等宣传阵地,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使全社会迅速熟悉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深入开展“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解读,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保障。“七五”普法期间,张家口全市累计举办各类法治讲座、普法培训班、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8000余场次,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活动2.2万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60万份,大大提升了全民法治素养。


  创新活动载体

  不断提升普法宣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坚持宣讲与服务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针对不同群体的文化程度和思维习惯,组织青年志愿者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法治宣传,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丰富活动类型,在组织开展法治专题讲座、法律咨询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普法上门、问卷调查、书画展览等形式灵活的普法宣传,进一步提升普法的针对性、时效性、趣味性、精准性。融入日常生活,将法治宣传融入宣传标语、公益广告、学校课程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高标准建设了张家口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观念。强化新媒体运用,充分发挥好新媒体传播快、覆盖广、关注高的优点,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注册认证官方账号,创作了一大批普法短视频,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壮大志愿者队伍

  不断提升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受众面

  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普法宣传的长久之策,进一步放宽视野、汇集人才、凝聚力量,切实把这项工程继承好、建设好、发展好。强化专业人才选用,吸收全市司法行政系统50名青年骨干成立了普法志愿者服务队,以推进法律服务为载体,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法律便民活动,切实提升普法宣传的专业化水平。强化基层人才选用,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市总目标,配齐配强村居法律顾问和“十户普法宣传员”队伍,为农村、社区和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扎实推动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网格化、全覆盖。强化社会人才选用,大力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全民普法工作,特别是今年3月由市司法局、团市委等部门牵头联合张家口市蓝天救援队在全市范围开展青少年安全主题活动,通过“开展一次专题安全教育、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看一次安全教育节目”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了22支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青年法律服务志愿者达3000余名,为开展青年普法宣传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下一步,张家口市将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座谈会精神,推动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相结合,确保“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取得更大成效,不断开创法治张家口建设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作者为河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时任河北省张家口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