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观点
近日,江苏大学党委收到一封匿名捐款50万元的信,署名是“两个共产党员”。据了解,这“两个共产党员”在读大学时受到过资助,自2011年起开始捐款,10年来从未间断,共资助了72名学生。学校也曾想查找他们到底是谁,但出于对二人意愿的尊重,决定让他们永远成为一个谜。(5月29日东北网)
@刘欣蕊:捐款的多少、匿名与否,不应成为衡量公益价值的尺子。公益的匿名与否,应由公益者自行决定,并且不论匿名与否,公益的价值都不会打折扣。
“六一”国际儿童节,你准备给孩子买什么礼物?查询发现,网络购物平台上与儿童节相关的盲盒种类颇多。从玩具手办文具贴纸,到零食考古音乐盒,可谓应有尽有。有消费者协会提醒家长,警惕“文具盲盒”引发孩子购买成瘾。(5月30日中新经纬)
@严奇:与其赠送“文具盲盒”,不如赠送“休息盲盒”。家长不妨将“一日休息权”“一次免作业权”等等作为“盲盒礼品”,在儿童节时赠送给孩子,减轻孩子压力。这样的“盲盒”副作用小,想必更受欢迎。
从天而降的雨水,经过收集与净化,不仅可以成为小区的绿化用水,还能供居民清洗车辆。在北京市海淀区青棠湾小区,经过一系列的海绵化改造之后,小区内的雨水被收集进雨水蓄水池,每年可节约用水约4000立方米。雨水的收集利用受到市民点赞。(5月30日《北京日报》)
@郭元鹏:大雨瓢泼是危害,但是利用好了,就是生态理念和智慧的双赢,把危害降低,还造福了社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换一种思路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丽结果。
号称投资3亿多元、占地1200亩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曾以“一夜爆红”的姿态成为当年西安旅游市场上的“顶流”,日接待游客量一度达到15万人次。如今,这个已停业的民俗村基本荒废,商户全部关门倒闭,巷道里建筑垃圾堆积,园区内荒草丛生。(5月26日新华社)
@石思思:景区规划,要吸引人群,还要想办法留住人群。相关方面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必须通盘考虑区域内的资源禀赋,对旅游项目进行科学指导,突出“特色”,将景区建设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发展文化旅游没错,但是必须要用对方法,合理规划,才能将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