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警方“盘点”涉知识产权犯罪情况 近八成为侵犯商标权类违法犯罪
本报讯(记者汤瑜)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获悉,自2020年以来,北京警方共刑拘侵犯知识产权嫌疑人800余名,破获相关刑事案件600余起,铲除制假售假黑窝点370余处。综合近几年警方侦办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来看,侵犯商标权类违法犯罪最为突出,占比近八成,违法犯罪行为也愈发隐蔽和复杂,呈现出网上网下交织、跨区域等特点。
今年4月初,北京警方发现位于丰台区南苑地区的某商城涉嫌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箱包服饰,最终确定该商城内有10家店铺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4月16日,丰台公安分局环食药旅中队会同大红门、马家堡、六里桥、南苑等派出所,出动100余名警力,对上述售假商铺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抓获25名涉案人员,现场起获涉及假冒21个知名品牌的箱包、服饰、鞋帽共计2600余件,初步核实涉案金额1200余万元。后经相关品牌权利人鉴定,上述涉案商品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目前,上述25名涉案人员中,20人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已被丰台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5人移交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行政处罚,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北京警方表示,在侵犯知识产权类违法犯罪中,侵犯著作权的违法犯罪也较为突出,2020年以来,警方已破获相关案件20起,刑事拘留20人。2020年1月8日,海淀警方破获某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崔某文伙同员工蔡某,在未取得版权的情况下,非法使用某公司开发的多款通信软件并用于牟利。日前,该二人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警方提示,购物消费要通过正规渠道、商家和平台,并注意查看商户是否具有营业执照、相关经营资质,仔细查验商品标签、外包装,并及时索取购物凭证。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要谨慎购买,避免上当受骗。